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 物质文明 和 精神文明 的总和,也可以称之为 人化 。
2. 《易传》共有 七篇 ,包括 系辞传、彖传、象传、文言、说卦、杂卦、序卦 。
3. 《周易》一书内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 筮占 之书,也是一本 哲学 之书,亦或者是一本 历史 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 丧葬事务 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 进取精神 ,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柔顺精神。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 民族凝聚 和 民族复兴 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 易经 和 易传 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指 儒家、道教、佛教 。
9. 宗法制形成于 西周 代, 秦 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有 差等之爱 ,墨家之爱是指 兼爱 。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存在 三教合流 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 儒道互补 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 相对主义 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 孟子 的“性善论”、 荀子 的“性恶论”及 董仲舒 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辞、变、象、占四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 人文主义 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 恻隐之心仁之端, 羞恶之心 义之端,辞让之心 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 文化特征 或 个性 。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 。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为 人文主义 。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 国家 学说,提倡和谐,追求道德,以 群体 为主。
21、 传统思维方式 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 D 的态度。
A. 整理国故 B.全盘否定 C.完全肯定 D.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 B 的哲学思想。
A. 神秘主义 B.相对主义 C. 虚无主义 D.浪漫主义
3. 孔子以六经教授学生,其中 D 自汉始渐成为众经之首。
A.诗经 B.礼经 C.乐经 D.易经
4. 文化是群众创造的,所体现的是群体本质,因而文化具 A 。
A.超个人性 B. 历史性 C. 地域性 D. 民族性。
5. 虽然孟子和荀子都认为应当以仁义治理天下,但其理论基础却不相同,其中旬子理想的人性论基础是 B 。
A. 性善论 B.性恶论 C. 性无善恶论 D.性有善有恶论
6. 荀子主张“化性起伪”,其中他所认为的伪指 B
A. 虚假之言 B.圣人之言 C. 帝王之言 D.百姓之言
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 A 。
A. 文化特征 B.文化现象 C. 精神文明 D.物质文明
8、“至圣不凡,嬉戏六龄陈俎豆”,至圣指 B 。
A. 老子 B.孔子 C.孟子D.庄子
9、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最大特征,是追求 C 。
A.个人理想 B.国家民主 C.群体道德与和谐 D.个人尊严与自由
10、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因而主张 A 。
A隆礼重法 B性恶论 C性善论 D四端说
11、下列观点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B 。
A、人之初,性本善
B、性相近,习相远
C、性善者伪也
D、生之谓性
1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 B 的观点。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13、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精神是以 A 为基础。
A、个体道德 B、君主至上 C、法律 D、群体道德
14、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_C_的眼光看问题。
A、以悲为乐 B、排恶崇善 C、生命发展 D、绝对差异
15._B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最要影响。
A、儒家治理 B、家国同构 C、宗族关怀 D、宗产继承
16.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_C_时代。
A、殷周 B、近代 C、宋明 D、先秦
17.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成果是_D_。
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 B、分化为大、小乘
C、创立唯识宗 D、创立禅宗
18、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_D___。
A、道德观 B、逻辑观 C、阴阳观 D、五行观
19.中国古代“多子分继财产制”取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财产分配形式渊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