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a来鄂尔多斯市的气温特征与变化研究_钟海玲.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6 卷 第 4 期 中 国 沙 漠 Vol . 26 No . 4
2006 年 7 月 J ul . 2006
J OU RN AL O F D ESER T R ESEA RC H
文章编号 : 1000694X (2006)
近 40 a 来鄂尔多斯市的气温特征及变化研究
1 1 2 3
钟海玲 , 李栋梁 , 陈晓光 , 张占清
( 1. 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甘肃 兰州 730000 ; 2 .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 宁夏 银川 750002 ;
3 . 鄂尔多斯市气象台 ,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 17000)
摘 要 : 选用鄂尔多斯市及相临的临河 、银川共 10 个气象站建站至 2003 年历年各月气温资料 ,分析了鄂尔多斯市
气候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鄂尔多斯最冷的地方不在本市纬度最北的地区 ,而在其境内海拔最高的东胜和杭锦旗 ;
最热的地方也不在纬度最南的地方 ,而在其东侧及西侧 。20 世纪 80 年代变暖从低海拔区先开始 ,近 40 a 气温在波
( ) - 1
动中升高 ,升温率在 05~08 ℃ ·10a 。从地理上讲 ,升温率随纬度的升高而加大 ,随高度的增加而略有减小 。
关键词 : 鄂尔多斯市 ; 气温 ; 升温率
中图分类号 : P423 . 3 文献标识码 : A
鄂尔多斯市位于 37°35′24 ″~40°5 1′40 ″N 、106° 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 。
42 ′40 ″~111°27′20 ″E 的鄂尔多斯高原上 ,全市总土
2 1 资料与方法
地面积 87 万 km ,总人口 130 万人 ,是一个以蒙古
族为主体 、汉族 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 利用鄂尔多斯市及临近的临河和银川共 10 个
恶劣 、生态环境质量差[ 1~5 ] 。黄河流经鄂尔多斯长 气象台站建站至 2003 年历年各月气温资料 ,采用
728 km ,从西 、北 、东三面环绕 ,境内北有库布齐沙 EOF 和 REOF 方法分析年气温的时空异常变化 。通
漠 ,南有毛素乌沙地 ,两大沙漠 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过在气候分区的基础上 ,选用区内载荷向量绝对值最
48 % ,东部为丘陵沟壑水土流失区 ,西部为波状干旱 大台站资料分析不同气候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硬梁区 ,只有少部分以黄河 、无定河流域沿岸为主的
2 基本特征
冲积平原区。恶劣的自然环境 ,造成全市风蚀水蚀
总面积达 7 1 万 km2 , 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816 % 。 图 1 给出鄂尔多斯高原 1967 —2000 年 34 a 气温
泥沙年侵蚀总量达 19 亿 t ,其中向黄河输入泥沙 ( )
的平均值及标准差 。从年平均气温 图 1 中a 分布可
16 亿 t , 占黄河上中游地区黄河泥沙输入量的十分 以看出,该市最冷的地区不在纬度最北的黄河之滨树
之一[ 6 ,7 ] 。鄂尔多斯市地 势较高 , 海拔 高度 多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