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劳动保障协理员资格考试要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就业援助 就业援助的特点:国家对就业困难人员的责任、自身努力难以实现就业、认定程序、个人申请。就业援助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困难的援助措施,是帮助其生存、融入社会、创造价值、主动获取生活来源,提高生活质量的渠道。 就业援助对象:符合条件经过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因身体状况导致就业困难人员,通常指年龄偏大、疾病或者身体残疾的就业困难人员。 * 零就业家庭是指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家庭人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城市居民家庭。 就业援助对象认定的工作要求是: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 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程序:自愿申报,受理,初审,公示,认定。 就业援助的内容:落实援助政策、提供岗位援助、提供培训援助、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提供创业援助、提供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其他就业援助服务。 就业援助的程序:了解需求、确定方式、实施援助、信息记载、跟踪服务。 * 社区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申请程序:受理申请、社区初审、街镇复审、区县审核、市级审批、财政核定、资金发放 就业援助跟踪服务的方式: (1)回访:对经过援助的就业困难人员,社区定期开展“回访本人、回访用人单位”,做好跟踪服务。 (2)信息更新:管理台账、信息系统、《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更新。 * 八、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的目标是帮助就业、帮助就业稳定、帮助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 职业指导的原则:科学性原则、政策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职业指导的内容:政策法规和市场供求咨询、择业咨询、职业培训咨询、职业能力测评、特殊群体专门指导、大中专学生指导、创业指导、用人指导、职业培训机构指导。 * 用人单位用工指导的内容:详细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向用人单位介绍用人规范、帮助用人单位确定用人标准、指导用人单位拟定招聘简章 用工指导的工作程序:准备工作、受理用人登记、了解有关情况、确定招聘方式、办理聘用手续。 职业介绍服务的主要内容:7项 职业介绍服务的基本要求:提供职业指导等、建立求职者求职信息档案、建立求职者“跟踪指导档案”、再次进行求职登记,重新提供服务、服务意识、随时与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保持联系。 * 九、职业培训服务 职业培训是指依法开展的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及训练的活动。目的是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职业技能培训包括职业资格培训、企业岗位培训和其他适应性培训。 职业培训体系的核心内容:职业技能需求预测、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和咨询等核心内容。 * 职业培训的主要内容:基本素质培训、职业知识培训、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职业培训的方法:开班面授、实地指导、辅导自修、网络教学 职业培训的方式:就业前技能培训、在职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创业培训 组织推荐培训的服务流程: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组织推荐培训→培训情况反馈→提供就业服务 推荐培训项目的步骤:了解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分析个人优势与职业期望、推荐培训项目、个人作出选择 * 职业培训政府补贴的主要项目: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劳动预备制培训生活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的人员范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职业培训机构的类型:就业训练中心、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企业培训机构、中外合作办职业培训机构、境外法人组织和个人、外商投资企业(机构)独立或同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联合举办的培训机构。 * 与职业培训机构建立工作联系的程序:通报服务对象参加培训和就业意向信息、掌握培训机构动态信息、推荐参加培训人员、协助培训机构做好服务工作。 职业技能鉴定是指按照某一职业的要求,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价和认证的活动。包括初级、中级、高级技能等级考核、技师、高级技师的资格考评。 职业技能鉴定的对象:⑴国家规定的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人员。⑵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组织职业技术工种(专业)培训的毕(结)业人员。⑶需晋升职业资格等级的人员。⑷需转岗、转业的职业技术工种(专业)人员。 * 职业技能鉴定的程序:(1)确定申报鉴定等级(2)提出申请(3)颁发准考证(4)鉴定合格,核发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五级,分别是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