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11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_近零排放_的概念及措施【荐】.pdf

发布:2015-07-21约2.19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卷 第 期 32 3 辐 射 防 护 Vol. 32 No.3 年 月 Radiation Protection 2012 5 May 2012 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 近零排放”的概念及措施 刘新华, 张爱玲 (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北京 ) 100082 摘 要: 由于内陆核电厂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是向内陆地表水排放, 为了更好的保护公众和保护环境, GB 6249—2011和GB 14587—2011对其提出了比滨海核电厂更严格的排放浓度控制要求,使得内陆核电 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将实现“ 近零排放”。 本文阐述了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近零排放” 的概念, 描述了为实现“ 近零排放”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近零排放”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X82 TL75 A 我国湖南桃花江、 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三 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含义, 即排放的废水中这种 个内陆核电厂已进入设计阶段 。 这三个 污染物的含量极少。 放射性的“ 近零排放” 就 AP1000 内陆核电机组, 应按照已经颁布的 是指在排放的废水中放射性含量极低, 即排放 《 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 GB 6249— 总量或者排放浓度极低。 ) [1]和《 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技术 放射性废液管理的技术路线 2011 1.1 要求》 ( — ) [2] 进行放射性液态 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对放射性废液管理都 GB 14587 2011 流出物排放系统设计和排放管理。 有明确和相同的技术路线: 高放废液经固化后 由于内陆核电厂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是 转变成稳定的固体废物进行地质处置; 中、 低 向内陆地表水排放, 为了更好的保护公众和 放废液进行净化处理, 处理残留物经固化或固 保护环境 , GB 6249—2011 和 GB 14587— 定后转化为稳定的和标准化的固体废物, 进行 2011 对其提出了比滨海核电厂更严格的排放 近地表或中等深度地质处置, 处理后的“ 干 浓度控制要求以及排放控制的设计要求和管 净” 废液达标排放, 按放射性液态流出物进行 理要求, 使得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排放管理。 核电厂运行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基本 将实现“ 近零排放”。 本文阐述了内陆核电厂 都是中、 低放废液, 世界上所有核电厂都进行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 近零排放” 的概念, 描 净化处理。 述了为实现“ 近零排放” 而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 法》 [3]第四十二条规定, 产生放射性废液的单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