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
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我了解你的感受”,孩子并不相信你。他们可能会说“不,你根本不了解!”但是,如果能把问题细化,比如:“上学的第一天是有些紧张,那么多新东西需要去适应”,那么孩子就知道你真正理解了他。 我试图说出孩子的感受,结果弄错了,该怎么办? 没有关系。孩子会很快把你纠正过来的。例如: 孩子:爸爸,我们的测验推迟到下周了。 爸爸:那你就可以清闲几天了。 孩子:不,我不高兴。同样的功课还得再学一个星期。 爸爸:哦。你是希望赶快考完。 孩子:对了! 不必要求自己每次都对他人的感受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但孩子能体会到我们的努力。 我知道应该接纳孩子的感受,但是,当孩子对我说“你讨厌”或者“我恨你”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如果“我恨你”这样的话让你感到难过,你也应该让孩子知道你的感受。“我不喜欢我刚才听到的话,如果你对什么事情生气了,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告诉我。也许我能帮你。” 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什么都听不进去,怎么办? 当孩子处于极度难过的时候,身体上的发泄可以帮助他缓解痛苦,比如砸枕头、摔旧纸箱、捏陶泥、大吼大叫、扔飞镖,之后,他会慢慢安静下来。还有一个方法既能让家长感觉舒服,又能让孩子满意,那就是“画出心里的感受”——给孩子纸和笔,对他说:“来,告诉我你有多生气,把你的感受画出来。” 最重要的是,当孩子砸东西、摔东西或者乱画时,你能在他身边,让他知道即使是最极端愤怒的感受也是被接纳和理解的。 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是不是意味着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这样做是不是在溺爱孩子? 只有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被许可时,才会变成溺爱。而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你不能接受的事情。
北京白癜风 /
例如:当孩子用勺子在饭碗上乱敲时,你可以对他说“这样挺好玩的吧?”随后,你应当拿走勺子和碗,并告诉他:“饭碗不是用来敲的,如果你想敲,可以去敲你的小鼓和木琴。” 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和理解了,他也就更能遵守我们为他设立的界限。 我不假思索就说了否定孩子感受的话,把事情弄糟了。现在我该怎么办? 和孩子相处的日子很多,我们总能找到机会对孩子说:“我想了想,你刚才告诉我同学在操场捉弄你的事情,是挺让人生气的。” 或早或晚,我们和孩子产生共情总能被孩子体察到的。 来自妈妈们的实战经验 小羽毛妈妈: 前段时间,两岁多的儿子突然死活不肯刷牙了,任我们软硬兼施都没用。 我打算试试学过的方法:接纳孩子的感受。于是我耐心地问儿子:“你不想刷牙是么?” “嗯。”(哭腔) “我能理解,你不喜欢,是吧?”(我随即抱着他,安抚他的后背,让他尽情释放) “不是??” “那是为什么呀?” “疼??”(哭腔) “哪里疼呀?” “这里??”儿子指着嘴里。 “哦??”我突然想到,最近刚给他换了把新牙刷,是不是儿子不太习惯呀? 我把这个假设告诉儿子,并爱抚他说,“对不起,妈妈太粗心了,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我们换个小点的牙刷,你就能刷了,对吗?” “嗯??” 后来,我们买了新牙刷,儿子刷牙再也不是难题。 龙儿妈: 有一次儿子生病了,不肯吃药,老公连哄带骗都没用,最后气得说:“我不管你了,病死活该。” 我蹲下来,用手搂着儿子,对他说:“你是觉得药很苦,是吗?” 他说:“对,我不想吃药,我就是不要吃药。” “你是特别不想吃药。”我表示接纳他的这种感受。 然后,我又用上“幻想”的技巧:“你生病就是怪兽在你体内作怪呢,要有奥特曼进去,才能把这个怪兽打败。你吃了这些药,就是给奥特曼输送兵源,让他打败怪兽。你是支持奥特曼的,对不对?” 儿子点点头:“对,我要吃药。” 吃药难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