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一偏光显微镜的构造调节和使用.ppt

发布:2017-03-20约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实验一:偏光显微镜的构造、调节和使用 实验目的 1、熟悉偏光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件用途 2、掌握偏光显微镜的调节及使用方法 一、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支架系统 照明系统 放大系统 载物台 零件盒 镜座 (一)支架系统 是支持整个仪器重量,保持和固定显微镜光学系统的部件,俗称镜架。 1. 镜座(19): 呈马蹄形,承载显微镜的全部重量并保证其放置的稳定性。 2. 镜臂(20): 呈弓形,其下端与镜座相连,上部装有镜筒。以饺轴为中心可以旋转90°用来调整倾斜度。 镜臂 3. 镜筒(2): 为长的圆筒形,安装在镜臂上。镜筒的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中间有试板孔,上偏光镜和勃氏镜等光学元件。 4. 调焦螺旋(21、22): 位于镜臂上,用于调节焦距。根据调节幅度,可以分为粗调螺旋和微调螺旋。 调焦螺旋 镜筒 (一)支架系统 (二)放大系统 目 镜1 物 镜9 勃 氏 镜3 试 板 孔6 上偏光镜5 (三)照明系统 为了获得符合要求的照明光源,在显微镜下方装有由光源、反光镜及其他部件组成的照明系统。 (三)照明系统 反光镜18 光源 滤光镜16 锁光圈13 下偏光镜15 聚光镜14 样品 (四)载物台 载物台 游标尺 弹簧夹 载物台(10)是放置试样薄片的圆形金属平台,可绕显微镜的中心轴旋转360 ° ,圆台边缘有360 °刻度和1/10 °游标尺,用来显示物台的旋转角度。外缘有物台固定螺丝,物台中央有圆孔供光线通过。在中心孔附近装有两只固定试样薄片的金属夹。 (五)零件盒 每台显微镜都附有一个甚至数个零件盒。 目镜 物镜 消色器 滤光片 中心校正螺丝 物台微尺 8上偏光镜 9试板孔 10物镜 11载物台 12聚光镜 13锁光圈 14下偏光镜 15反光镜 1目镜 2镜筒 3勃氏镜 4粗动手轮 5微调手轮 6镜臂 7镜座 二、偏光显微镜的主要光学零件 (一)物镜 又称接物镜,是由一组装在圆筒形镜框内的透镜组成的。透镜的曲率和组合决定了物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分辨率=显微镜的分辨率 2)物镜的分辨率 能够分辨最小图像的能力,或能够分开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3)物镜的放大倍数(×) 取决于光学镜筒长度(Δ)和焦距F。 4)物镜的自由工作距离(f) 物镜前透镜至试样表面的距离,或物镜可以上下移动的距离。 (二)目镜 又称接目镜,也是由一组装在圆筒形镜框内的透镜组成的。其作用是:将由物镜放大了实像进行二次放大。 (五)偏光镜 下偏光镜:位于物台下方,又称起偏镜。其振动方向与目镜十字丝的南北方向平行。 上偏光镜:位于物台上方,又称分析镜。其振动方向与目镜十字丝的东西方向平行。 三、偏光显微镜的调节和校正 (一)装卸和调节 1)装目镜 将目镜插入镜筒上端,使十字丝处于东西及南北方向。 用物镜固定夹将选好的物镜装在镜筒下端,并对准卡紧。 2)装物镜 (一)装卸和调节 3)对光 目镜和物镜装好后,推出上偏光镜和勃氏镜,打开锁光圈,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直至视域最亮为止。 将要观察的试样薄片置于载物台中央用薄片夹压紧,从侧面看着物镜并转动粗调螺旋下降到镜头几乎与薄片盖玻片接触的最低位置,然后从目镜中观察视域慢慢提升镜筒,直至视域中看到物像,再用微调螺旋调节至物像最清晰为止。 4)准焦 (二)物台(物镜)中心校正 物台旋转轴=物镜的中心光轴 若在物台旋转过程中小黑点离开十字丝交点或跑出视域之外,则表明中心不正。这时小黑点会围绕偏心O作圆周运动、如图 (b)所示。 准焦后,在薄片中任选一小黑点置于十字丝交点,如图 (a)。旋转物台360°,若在旋转物台过程中小黑点在十字丝交点始终不动,则表明镜筒轴与物台转轴重合,中心已校正好。 1.移动薄片,旋转物台:在薄片中任选一小黑点a置于十字丝交点,旋转物台180°后,小黑点将会移到a’处,即以o为中心做圆周运动。 2.调节校正螺丝:通过调节物镜(或物台)上相互垂直的中心校正螺丝使o移动到目镜十字丝的交点上。 3.重复检验:移动薄片,将小黑点由偏心o处移至十字丝交点,旋转物台360°。若在旋转物台过程中小黑点在十字丝交点始终不动,则表明镜筒轴与物台转轴已经重合,中心已校正好;若旋转物台时,小黑点仍离开十字丝交点旋转,则仍需按步骤1、2继续调整,直至旋转物台时,小黑点在十字丝交点不动,中心才算校正完好。 偏心较大时,校正中心示意图 (三)偏光镜的检查和校正 取下矿物薄片,将上偏光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