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弧形梁制作标准工艺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章 弧形梁标准制作工艺
1 排版
1.1箱梁制作时按图纸中构件分段形式出厂,若遇有箱梁弯曲弧度过大,导致构件超宽需再分段出厂的构件,应在下料前提出,与现场安装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
1.2排版时应尽量减少拼接接头,翼缘板和腹板拼接缝错开至少200mm,拼接缝与加劲板至少错开100mm。
1.3有钢管穿过的腹板上需要开孔,此孔在腹板数控下料同时切割,开孔尺寸按图纸适当加放余量,并按图纸要求开现场坡口。
1.4箱形梁翼缘板宽度方向下净料,腹板宽度方向1~2mm收缩余量;翼板长度方向放50mm余量,腹板长度方向在需要拼接处不放余量,在现场接头处加放余量
2 下料
2.1号料前应先确认材质和熟悉工艺要求,然后根据排版图、下料加工单、零件草图和电脑实样图进行号料。
2.2装配用钢卷尺必须经计量部门校核,标贴修正值后才能使用。
2.3号料的母材须平直无损伤及其他缺陷,否则应先矫正或剔除。
2.4划线精度如下表所示:
项 目
允许偏差
基准线,孔距位置
≤0.5mm
零件外形尺寸
≤1.0mm
2.5划线后应标明基准线、中心线和检验控制点,作记号时不得使用凿子一类的工具,少量的样冲标记其深度应不大于0.5mm,钢板上不应留下任何永久性的划线痕迹。
3 切割和刨削
3.1 切割前应清除母材表面的油污、铁锈和潮气,切割后气割表面应光滑无裂纹,熔渣和飞溅物应除去。
3.2所有零件切割应用自动或半自动切割机或剪板机进行,严禁手工随意切割。
3.3气割的精度要求如下表所示:
项 目
允许偏差
零件的宽度和长度
±1.0mm
切割面不垂直度
0.05t且≤2.0mm
割纹深度
0.2mm
局部缺口深度
1.0mm
3.4切割后须矫直板材由于切割引起的变形(如旁弯等),然后标上零件所属的工作令号或构件号、零件号后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
3.5坡口加工的精度需满足焊接要求。
4 矫正
钢材的矫正,一般应在常温下用机械设备进行,但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上不应有凹陷、凹痕及其他损伤。热矫正时应注意不能损伤母材,加热的温度应控制在900℃以下,低合金钢严禁用水激冷,矫正必须避开蓝脆区温度(200℃~400
5 构件的组装
5.1箱梁构件需在地样胎架上进行整体组装,地样在使用前必须经质量部门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装配。放样时严格控制各个控制点的尺寸,水平间距1000取两控制点,以保证弧度。控制点为内外圆弧上的点,以下为地样图示意:
注意:地样图放样完成后要由品保部门检查完毕后方可以使用。
5.2箱梁内部除构造隔板外,为防止变形,还加设了工艺隔板,装配时可根据具体位置采用整体隔板或板条及三角形局部加筋。
5.3按图分段制作的箱梁应根据每单元布置图进行预拼装。
5.4在地样图外侧间距500mm打上靠山。
5.5必须在地样胎架上进行整体组装,翼缘板的接料必须在地样胎架上进行。
5.6腹板可借助火焰和千斤顶在地样胎架上煨弯后装配。
6 焊接前
6.1焊前准备
6.1.1 焊前必须去除施焊部位及其附近50mm~10
6.1.2 焊接拼制件待焊金属表面的轧制铁鳞应用砂轮打磨清除。
6.1.3 焊前应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6.1.4 施焊前,应复查组装质量,定位焊质量和焊接部位的清理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应修正合格后方可施焊。
6.1.5焊前按照规定的装配要求检查焊接接头装配质量,合格后方能施焊。
6.2 定位焊要求
6.2.1定位焊焊接方法必须与打底焊相同,焊接要求同正式焊接。定位焊应牢固可靠,定位焊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6.2.2定位焊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尺寸不大于设计焊缝尺寸的2/3,不小于4mm但不宜大于8mm,特殊情况除外。
6.2.3定位焊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并应由持合格证的焊工施焊。
7 焊接
7.1 焊接要求
图一箱梁焊接形式
7.1.1 箱梁翼缘板、腹板的主焊缝为角焊缝,隔板与腹板之间一面为角焊缝,另一面开槽塞焊见(图一)。
7.1.2 箱梁与斜撑交点两侧各1m范围内的主焊缝要熔透焊接,焊缝等级为二级。即箱梁上所有开Φ432、Φ502孔的位置两侧各1m范围内的主焊缝。
7.1.3 腹板处的塞焊孔应在组装前先钻孔,长圆孔应先钻孔再火焰切割,不得直接用火焰切割。
7.1.4 为防止箱形梁焊后扭曲变形,组U后,主焊缝进行间断焊100(400);内隔板与翼板、两侧腹板之间为6mm双面满焊或坡口单面焊,其中内隔板与最后一块腹板之间的焊缝在组口后焊接。
7.1.5 主焊缝焊接时应多人对称施焊,且采用相同的焊接规范、焊接速度、焊接层次。
7.2 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7.2.1下料、装配时,预留焊接收缩余量,预留焊接反变形;
7.2.2 装配前,矫正每一构件的变形,保证装配公差符合要求;
7.2.3 使用必要的装配胎架,工装夹具,隔板和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