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施和工艺安全符合性检查记录492958259.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产设施和工艺安全符合性检查记录
批准:
单位:
年 月 日
评审目的
检查各生产岗位的作业活动、安全设备设施、产品工艺等有关的危害及环境因素。
评审范围
MTP车间生产活动
评审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划、管理制度、技术规程。
评审方式
检查MTP车间相关作业记录、检查生产现场设备设施运行及人员的操作对照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评审人员
评审组长:纪万鹏
评审组员:范建创、陈言文、张鹏飞、李卫国
评审时间:2016年9月29日 1 企业应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A 2 企业应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3 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建立安全设施管理台帐。
4 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施, 5 在可燃液体罐区设置防火堤,在酸、碱罐区设置围堤并进行防腐处理; 6 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防静电设施;
7 在厂区安装防雷设施; 8 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 9 配备个体防护设施 10 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光和/或报警安全联锁装置的设施。 11 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12 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修。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检维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 13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 14 企业操作人员应掌握工艺安全信息1) 化学品危险性信息:
(1) 物理特性;
(2) 化学特性,包括反应活性、腐蚀性、热和化学稳定性等:
(3) 毒性;
(4) 职业接触限值;
2) 工艺信息:
(1) 流程图;
(2) 化学反应过程;
(3) 最大储存量;
(4) 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安全上下限值;
3) 设备信息:
(1) 设备材料;
(2) 设备和管道图纸;
(3) 电气类别;
(4) 调节阀系统;
(5) 安全设施(如报警器、联锁等)。
15 应保证下列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1)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包括管件和阀门;
2) 泄压和排空系统;
3) 紧急停车系统;
4) 监控、报警系统;
5) 联锁系统;
6) 各类动设备,包括备用设备等。
16 对工艺过程进行危险性分析:
1) 工艺过程中危险化学危险性;
2) 工作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
3) 控制失效的影响;
4) 人为因素等。 序号 检查内容 依据标准 检查情况 检查人 生产装置开车前应组织检查,进行安全条件确认。安全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现场工艺和设备符合设计规范;
2) 系统气密测试、设施空运转调试合格;
3) 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已制订;
4) 编制并落实了装置开车方案;
5) 操作人员培训合格;
6) 各种危险已消除或控制。
生产装置停车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编制停车方案;
2) 操作人员能够按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8 生产装置紧急情况处理应遵守下列要求:
1) 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应按照不伤害人员为原则,妥善处理,同时向有关方面报告;
2) 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程序紧急停车。
19 生产装置泄压系统或排空系统排放的危险化学品应引至安全地点并得到妥善处理。 20 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工艺参数运行出现的偏离情况及时分析,保证工艺参数控制不超出安全限值,偏差及时得到纠正。
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投产或投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 22 应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管理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规范管理。
应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台帐和档案。
23 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行1次检查,并保存记录 24 应对在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保存记录。 25 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企业应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