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1.16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发布:2017-12-23约1.01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业文件 钻孔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开始实 施日期 年 月 日 版本号: 1 编号: 第1页共14页 修 改 记 录 修改号 生效日期 修改页次 修 改 理 由 修改号 编写 审核 会签 批准 批准日期 1 概述 规范钻孔桩工程施工作业,使工程符合质量要求的同时,也符合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的相关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工程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 3 参照文件 3.1 ××公司《管理手册》 3.2 ××公司《程序文件》 4 职责和权限 4.1 现场主管/技术人员负责施工作业的质量、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交底,以及现场管理工作。 4.2 质量工程师负责钻孔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 4.3 安全员负责钻孔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4.4 现场作业人员按劳取酬操作规程作业,对不符合质量、环保和生命安全的违章安排有权制止或拒绝。 5 实施要求 5.1 施工前准备工作 5.1.1 施工前应组织进行图纸会审,明确设计要求,调查分析桩位地质情况、施工条件,编写详细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但不仅限于)施工工艺、工料机计划(包括桩机选型)、质量保证措施和环保、安全措施等。 5.1.2 按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中的计划落实工、料、机等资源,落实环保、安全措施。 5.1.3 提前做好原材料检测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5.1.4 钻孔桩施工前应组织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的交底。 5.2 施工质量技术要求 5.2.1 钻孔桩桩位由测量班进行测设放样,经验收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桩位变动。 5.2.2 钻孔桩机、泥浆泵、发电机等配套设备进场前必须检查合格。 5.2.3 无检验合格证或出厂合格证的产品、原材料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5.2.4 施工顺序 5.2.5 场地准备 根据各种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采用适当的辅助措施以提供安全、牢固、平稳、最佳的钻桩场地。 建立良好的泥浆循环系统,包括泥浆沟槽、过滤池、沉淀池、储浆池、泥浆泵。排放的弃渣、泥浆应有足够的位置存放,并根据要求进行处置,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5.2.6 测量放样 钻孔桩位采用全站仪、测距仪或经纬仪交汇放样,其精度应满足测量规范和钻孔桩施工规范要求。 5.2.7 埋设护筒 ⑴ 护筒用压重、振动、锤击或挖埋法埋设。采用挖埋法时,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夯实。 ⑵ 护筒底端埋置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宜为2~4m,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可参考下列值:在旱地或浅水处,对于粘土埋深不小于1.0~1.5m;在砂土上,应将护筒周围0.5~1.0m范围的砂土挖除,然后夯填粘土至护筒底0.5m以下;在深水及河床软土、淤泥较厚处, 应尽可能埋入到不透水层内1.0~1.5m。在软土、淤泥、砂土中的埋深根据地质资料研究决定,但应不小于3.0m。有冲刷影响的河床,应沉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1.5m。 ⑶ 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护筒平面允许误差为5cm,竖直线倾斜度不得大于1%。长钢护筒连接应顺直,护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 ⑷ 护筒用钢板按设计要求的桩径加工,壁厚5~12mm,当护筒长度在2~6m范围时,护筒内直径比桩径大20~40cm,深水处的护筒内径比桩径大40cm。 ⑸ 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当孔内有承压水时,要求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2.0m以上。当处于潮水或洪水影响地区时,应高于最高施工水位1.5~2.0m,并采用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 5.2.8 钻机就位 ⑴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机及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配套设备及水电供应等。 ⑵ 钻机安装就位后,应检查机底和顶端是否平稳,检查回转钻机顶部的起吊滑轮缘、转盘中心和孔中心三者是否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得大于2cm。 5.2.9 钻孔 ⑴ 开钻时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及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注意事项。 ⑵ 施工中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随时调整。 ⑶ 钻孔桩泥浆根据地质情况和钻孔方法,一般采用二种调浆办法,一是原地造浆,在原地钻进冲水自行造浆护壁。二是投料造浆,在孔内投入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制而成。 ⑷ 钻孔泥浆种类有两种,膨润土和粘土 泥浆原料尽可能使用膨润土,使用普通粘土时应符合含砂率少于4%,水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