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土方回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方回填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基坑(槽)和管沟、室外散水等回填土工程。
二、材料要求
1.土料
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上,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rn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石屑: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
3.粘性土: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作各层填料。
4.碎石类土、砂立和爆破石渣
其最大块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5.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的土:仅可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6.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土料。
三、主要机具设备
人工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筛子、喷壶等。
机械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推土机、铲运机、汽车、光碾压路机、羊足碾、平碾、平板振动器等。
四、作业条件
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或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达到规定强度。
3.大型土方回填,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设备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4.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每隔3m打入水平木桩,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做好水平标记;
五、施工操作工艺
1.填土前应检验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主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如土料过干(或为砂土、碎石类土)时,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较大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各种压实机具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含水量和压实遍数有关,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按设计要求经试验确定,其参考数值见表1。
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 表1
项次 土的种类 变动范围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最大干密度(t/m3) 1 砂土 8~12 1.80~1.88 2 粘土 19~23 1.58~1.70 3 粉质粘土 12~15 1.85~1.95 4 粉土 16~22 1.61~1.80 注:1、表中土的最大干密度应以现场实际达到的数字为准;
2、一般性的回填可不作此项测定。
2.回填土应分层摊铺和夯压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而定。一般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压实的作用深度,应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的功耗最少。通常应进行现场夯(压)实试验确定。常用夯(压)实工具机械每层最大铺土厚度和所需要的夯(压)实遍数参考数值见表2。
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表2
压实机具 分层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 平碾 250~300 6~8 振动压实机 250~350 3~4 柴油打夯机 200~250 3~4 人工打夯 ﹤200 3~4 3.填方应在边缘设一定坡度,以保持填方的稳定。填方的边坡坡度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其重要性,在设计中加以规定,当无规定时,可按表3采用。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 表3
项次 土的种类 填方高度(m) 边坡坡度 1 粘土类土、黄土、类黄土 6 1:1.50 2 粉质粘土、泥灰岩土 6~7 1:1.50 3 中砂和粗砂 10 1:1.50 4 黄土或类黄土 6~9 1:1.50 5 砾石和碎石土 10~12 1:1.50 6 易风化的岩石 12 1:1.50 注:1.当填方高度超过本表规定限值时,其边坡可做成拆线形,填方下部的边坡坡度应为1:1.75~1:2.00;
2.凡永久性填方,土的种类未列入本表者,其边坡坡度不得大于φ+45°/2,φ为土的自然倾斜角;
3.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填方(如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临时工程的填方)边坡坡度,当填方高度小于10m时,可采用1:1.50;超过10m可作成折线形,上部采用1:1.50,下部采用1:1.75。
(1)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压)实。底层如为耕土或松土时,应先夯实,然后再全面填筑。在水田、沟渠或池塘上填方,应先排水疏干,挖去淤泥,换填砂砾或抛填块石等压实后再行填土。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