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特殊巷道施工方法 山科.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锚喷网架联合支架。 * * ㈡舒兰矿区松岩层巷道施工 吉林舒兰矿区为第三纪中新统含煤地层。 构成含煤地层的岩石均为松软岩石,以未胶结的疏松含水砂岩为主,其次为半胶结的粉砂岩、半坚硬的砂页岩以及粘土质页岩。其中半胶结和未胶结的砂岩,质地疏松,开挖后易溃散;未胶结的粉砂岩遇水后呈片状崩解;粘土质页岩具有塑性膨胀的特点。 同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有明显的增大。在遇水膨胀的围岩中,底鼓现象也很严重,一般巷道底鼓速度为60~l00mm/月。 采场动压对相邻巷道的影响也很严重,动压波及范围远大于一般矿井,片盘斜井一侧的保护煤柱宽达60~70m,仍能受到采动压力的影响。 * * ⑴暗斜井井筒断面选用曲墙、半圆拱加底拱,形成近似圆形断面,如图10-9所示。 * * ⑵“条带碹”代替常用的料石碹。 * * ㈢沈北前屯煤矿软岩巷道施工 辽宁沈北前屯煤矿煤层顶板为厚80的黑灰色泥质页岩,底板为40~100m的粘土页岩和亚粘土质页岩,含有蒙脱石和伊利石。 风干脱水后再遇到水的作用时,均产生膨胀和崩解现象,当含水率增大时,其力学强度降低,塑性增大,最后变为流动状态。 巷道开掘后,围岩向巷道空间大量移动,如不采用封闭支架,巷道顶板一直不停的冒落,甚至波及地表,难以形成较稳定的平衡状态。 * * 采用木板砌缝的花岗岩料石碹,以柔刚结合的支架结构 形式来适应较大的变形地压; 采用风镐法掘进,防止围岩受到震动而失稳; 及时排除巷道中的积水,减少岩石遇水膨胀的程度; 合理选择巷道位置,减少支承压力的影响。 * * ㈣金川二矿区松散围岩巷道施工 甘肃金川矿区为震旦系古老结晶变质岩系,历次造造运动给本区留下了以断裂为主的 构造形迹,大小断层裂隙纵横交错,整体性差,地应力大,开掘后呈现严重松散和内向挤压,围岩变形量大,具有明显的流变性,给巷道维护带来极大的困难,严重地影响矿区建设速度。 巷道支护由初始支护和二次支护组成。初始支护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和锚杆, 初始支护后,巷道变形仍处于等速发展时,应考虑用锚杆补补墙,调整初始支护参数。 当变形速度处于明显减小或月收敛量为几毫米时,再进行二次支护比较合适。在金川的地质条件下,二次支护的时间大约在120天以后。 * * * * 2)淮南潘三煤矿西二采取运输石门软岩锚喷网支护 工程概况:潘三矿西二采区运输石门,埋深约680m,试验段巷道长100m(包括3号交岔点)。原设计断面为半圆拱形带底拱,墙高1.4m,底拱深1.1m,净跨度5.2m,掘进断面25.7㎡。 3号交岔点最大跨度9.54m,净断面21.5~45.0㎡。巷道穿过岩石为黏土岩(50%)、砂质黏土岩(38)、细砂岩和煤线(12%),黏土岩平均单轴抗压强度15.08MPa,岩块浸水2~13h后成碎块,砂质黏土岩平均单轴抗压强度17.23MPa,岩块浸水2~7h后成碎块,并有泥化,遇水膨胀明显。原设计依据工程类比法确定为锚喷加29U型钢可缩全封闭联合支护,锚杆为长度1. 8m的管缝式锚杆,间排距0. 7m,喷厚50mm。 * * 用松动圈理论设计支护参数:在附近穿过相同地层的已经施工的西一石门中实测松动圈厚度LP=241~265cm,为大松动圈软岩围岩。依据松动圈理论应采用管缝锚杆加喷网支护,选用切圆拱断面,设计采用组合拱原理计算锚杆,锚杆长度1.8m,锚杆间排距0.5m;采用6mm直径圆钢,网孔125mm金属网;喷层支护经过计算,选用120mm厚,分3次喷射,开巷及时喷30mm,安装网和锚杆后接着喷50mm,等3个月围岩变形稳定后再喷40mm,达到设计厚度,即采用二次支护支护工艺。 支护效果:经过200多天围岩内部、表面位移,锚杆、喷层和网受力等多种观测,表明支护达到稳定,取得完全成功,最大围岩表面收敛量67.53mm,满足使用要求。据统计,使支护成本降低34.3%,按当时价格计算每米节约3791元,节约钢材1.4t/m,成巷速度提高100%以上,达到平均120m/月。 * * 10.3 煤与瓦斯突出巷道施工 10.3.1 概述 煤与瓦斯突出是采煤或巷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它可在极短的时间内,由煤体内部向采场、巷道等采掘空间喷出大量的煤和瓦斯,突出物会逆风流充满巷道,摧毁巷道内的设施;突出的瓦斯会使人窒息,或引起瓦斯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矿井损毁事故。 煤和瓦斯突出的原因: 地压构造应力和矿山压力,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岩石及煤的物理力学性质。 我国煤和瓦斯突出煤层具有下列特征:煤和瓦斯突出往往发生在地质变化比较剧烈、地应力较大的地区,例如褶曲向、背斜的轴部和断层破碎带;煤质松软,干燥且瓦斯含量多、压力高就容易突出:开采深度愈大,煤层愈厚,倾角愈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