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工程土建工程施工方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管道工程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括:
土建工作量主要包括:手动截断阀室、固定墩、挡土墙、护坡、配重块稳管
二、 地质环境状况:
本段管线位于平原,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一般为地表 0.1—0.3 处,是典型的亚
热带季风气候。
该地区地表层地质为软土区,主要为粉质粘土层、淤泥层,其土质分布变化较大。管
道走向多为水田耕地,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三、 施工条件及措施:
1、 管道走向多为水田耕地,且穿越多处河域、沟塘、道路。河道水工保护工程、截
断阀室工程等,因无施工电源、无洁净水源、无施工通道可将原材料及施工机械
设备直接运抵施工现场,现场材料无法直接堆放在耕田内。
2 、 根据所投入机械状况,施工用电配用 15kw 发电机发电解决。施工现场配置标准
防雨水配电箱,内置漏电保护开关、防弧组合开关;现场电缆均采用架空木杆(直
径Φ120mm、 3m 长)敷设。为保证各施工段的夜间施工需要,另备有 300w 防
水、防爆灯具。
3、 部分施工段内施工用洁净水源,必须购买洁净水。用 5t 汽车(或 1t 车)运输,
车辆不能直接运到现场处,用人工倒运到现场。
4 、 部分施工段内无施工通道,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无法直接运到现场。要进行二
次机械倒运或三次人工倒运,方能将原材料和机械设备运到施工现场。部分乡间
小道需铺垫 300—600mm 碎石垫层方可行车。在水田耕地内施工段要进入 5t/1t
以上汽车运输材料必须配用(75 马力)履带机械作牵引方可使运输机械出入;运
输机械无法进入的施工地段时,用钢(竹)架板铺筑 3 米宽人行道、人工倒运。
原材料堆放场地,用钢(竹)架板铺筑,表面再设双层彩条塑料布或铁皮。水泥、
钢筋堆放处必须搭设悬空料场,隔离地面水气。部分河域施工段内车辆无法运输
材料的可选用(20t 以上)船舶运输或倒运。
5、 因施工时段内雨水天气较多,故施工期间建(构)筑物施工前应搭设防雨棚。原
材料堆放场地、机械设备也应搭设防雨棚,并做好相关防雨防水工作。
6、 该地区为软土区,且地下水位较高。各施工段在基坑开挖时,基壁及基坑(槽)
底极易渗出地下水,基壁遇水浸沉泡后,容易坍塌、滑坡、破坏地基承载力及施
工安全。因此,基坑(槽)开挖时,基坑(槽)底部应扩宽施工面,基坑(槽)
底部四周挖设宽 0.6m,深 0.3m 排水沟。在基坑(槽)边角挖置一个集水坑,将渗
入排水沟的水汇到集水坑内,用 Dg70 水泵(或 Dg100 污泥泵)浆集水坑内水及
时排出基坑上缘以外不少于 10m 处,以保护基坑(槽)的稳定性及施工安全性。
7、 基坑下挖遇到淤泥时,如按规范护坡不能满足时,可适宜放大坡度;当基坑底标
高挖到位为淤泥时,应将淤泥挖除,置换碎石垫层 (置换厚度根据现场实际确定),
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8、 当基坑下挖深度超过 1.5m 或基壁不稳定状态时,基坑(槽) 四周应支撑护土板,护土
板内侧楔入 200 木桩或 20#槽钢做为立桩。其间距为 200—400mm ,立桩上、中、
下设置 200 ×100 方木或 20#-40#槽钢为横。根据基坑(槽)内建(构)筑物轴线、
尺寸,在基坑护土板横上设置对应的横支撑以保证基坑内各道工序的正常施工。
9、 河道内施工护坡前,在河道施工范围外先做围堰,然后泵出围堰内水源,人工挖
取淤泥,再挖基坑(槽),基坑(槽)经检验合格后,进行块石砌筑施工。
河塘围堰、块石护砌工程施工流水工程
定位 钉双排立桩 围堰拦板 围堰内夯填土 检查 泵水
人工清淤 定位 人工挖基坑(槽) 验槽 铺土工布 隐检 基础墙砌筑
护岸砌筑 隐检 勾缝 保养验检 拆除围堰立桩、板 河道、围堰内填土取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