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系统.ppt

发布:2017-05-28约2.4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系统 第三阶段的与新颁布的改变 目录 第三阶段的分幅和编号系统 · 在第三阶段中,我国基本比例尺系统和分幅与编号系统进行了部分调整。 · 1974年由国家测绘总局颁发的《1:5千、1:1万地形图图式》将1:1万的基础图幅由原来的1:2.5万图幅改为1:10万图幅,即将1:10万图幅按经差345、纬差230划分为64幅1:1万图幅,以(1)(64)作为其图幅代号;将1:5千的基础图幅由原来的1:10万图幅改为1:1万的图幅,即将1:1万的图幅按经差152.5、纬差115划分为4幅1:5千图幅,以a、b、c、d作为其代号。 第三阶段的分幅和编号系统 · 1987年由国家测绘总局颁发的《1:50万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公式》将1:100万图幅的行号改回为AV,将1:50万图幅代号改为A、B、C、D。在此期间,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中的1:20万比例尺开始被1:25万比例尺所取代,并在国家测绘总局与1985年颁发的《1:25万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示》中规定:1:25万图幅的基础图幅为1:100万图幅。将1:100万图幅按经差1°.5、纬差1°划分为16幅1:25万图幅,以[1]--[16]作为其代号。在此期间,虽然从未正式规定过1:2.5万和1:5万的图幅代号,但参照1:50万代号通常将1:5万的图幅代号改为A、B、C、D;参照1:5千的图幅代号将1:2.5万图幅代号改为a、b、c、d,或沿用第二阶段的代号仍规定为1、2、3、4。 新颁布的的分幅与编号系统 最近几年,我国对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系统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由国家测绘总局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于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作为国家标准发布实行。这个新的分幅与编号系统完全摆脱了原来的分级型分幅与编号系统,各比例尺图幅均以1:100万图幅为基础图幅而直接分幅,其图幅大小仍与现行的分幅相同,如图所示: 新颁布的的分幅与编号系统 在新的图幅与编号系统中,1:100万图幅仍采用国际分幅与编号方法。1:15万 - 1:5千图幅的编号均以1:100万图号为基础图号,在其后接加某比例尺的代码和该辜负在1:100万图幅中所处的行号和列号。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各比例尺的代码依次为B、C、D、E、F、G、H。某比例尺图幅的行号和列号是将1:100万图幅按所规定的纬差和经差划分成若干行和若干列,依照横行从上到下、纵列自左而右,按数字顺序从001开始,用三位阿拉伯数字(不足三位时以“0”补齐)进行编号而获得。 新颁布的的分幅与编号系统 图为新颁布的地形图编号的格式,它由本图幅所在的1:100万图幅的行号(1位)和列号(2位)、比例尺代码(1位)、本图幅位于1:100万图幅中的行号(3位)和列号(3位)共十位数码组成。 新颁布的的分幅与编号系统 在施行新颁布的分幅与编号方案时,应解决与分幅编号有关的几个问题,即: 1. 根据某的经纬度求该地所在的某比例尺图幅的图号 首先,应求出该地所在的1:100万图幅的图号,再求出该地所在的某比例尺图幅在1:100万图幅中的行号和列号,并顾及到比例尺的代码,最后按规定的编号格式将其组合成该图幅的图号。 若已知某地的经度(L)和纬度(B),该所在的1:100万图幅的行号(H)和列号(Z)可按下式计算: H = int(B/4°)+ 1 Z = int(L/6°)+ 31 (对于东半球) 新颁布的的分幅与编号系统 若已知某地的经度(L)和纬度(B),该所在的某比例尺图幅位于1:100万图幅中的行号(C)和列号(d)可按下式计算,即: c = (4°/△B)-int(mod(B/4°)/△B) d = int(mod(L/6°)/△L)+ 1 式中:△L 和 △B分别为该比例尺图幅的经差和纬差;mod 为取余函数运算符号。 2. 根据某地的地理坐标推求该地所在的某比例尺图幅的图幅范围 由于某比例尺图幅的四角经(纬)度一定是其经差(纬差)的整数倍,故该图幅的南、北图廓的纬度BS、BN和西、东图廓的经度Lw、LE 可用下式计算,即: BS = int(B/ △B)△B, BN = BS + △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