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要点 (2).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组织胚胎学自学指导资料
(高中起点本科)
前言
本学科自学指导资料是高中起点本科层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辅导资料,
通过讲授、实习、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根据专科教学计划,本学科为 48 学时,
其中组织学为 42 学时,胚胎学为 6 学时。
组织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
生的科学。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这两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并得到有关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本学科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细胞、组织
和主要器官的光镜结构及其超微结构;了解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人体胚胎
的早期发生和主要器官的发生有较系统的认识,从而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与临床
医学打下良好基础。
绪 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组织学的基本概念;研究组织学的常用技术,如常规 (HE )染色、
特殊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组织
学标本的制作方法。
2 、了解各种显微镜的不同用途。
3 、重点:组织学观察标本的基本制作方法,常规 (HE )染色,特殊染色技
术。
二、教学自学指导内容
(一)组织学的研究内容
1、细胞:是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质构成细胞生
活的微环境。
2 、组织:结构与功能相似的细胞群及细胞间质构成组织。通常把人体和高
等动物体内的基本组织分为四种: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 、器官和系统: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许多器官联合在一起,并完成特
定的生理功能为系统。人体由多个器官系统组成,各有其形态结构和特定功能。
(二)常用研究方法
1、普通组织标本制备技术:
组织处理主要步骤如下:
(1 )固定:固定的目的是防止细胞自溶和组织腐败,尽可能保存细胞生活
状态下的结构特征。用于固定的化学试剂称固定液。
(2 )包埋、切片:石蜡是常用的包埋剂,也可用火棉胶或树脂包埋。用石
1
蜡包埋前,组织块先逐步脱水,再浸于二甲苯中透明,然后石蜡包埋。包埋好的
组织,需用石蜡切片机将之切成 5~7um 的薄片,裱贴在载玻片上,经染色后观
察。此外还有冰冻切片技术、涂片、铺片、磨片等技术。
(3 )染色:最常用的是 HE 染色。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伊红为酸性染料。组
织细胞成分若被碱性染料所染,称为嗜碱性;若与酸性染料呈强亲合力,称为嗜
酸性;若对两种染料均缺乏亲合力,则称为中性。银染法也较常用,若细胞能将
硝酸银还原,使细胞呈棕黑色或棕黄色,称亲银性;若细胞对硝酸银无直接还原
能力,加入还原剂,可使银盐还原沉淀为黑色,称嗜银性。用甲苯胺蓝染色时,
糖胺多糖被染成紫红色,此种现象称为异染性。
2 、显微镜
(1 )透射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作为光源,电磁场作为透镜,在荧光屏上
产生明暗反差的图像。凡被重金属染成黑色的结构称电子密度高,反之则称电子
密度低。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结构称为超微结构。
(2 )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观察材料的表面结构,被观察的样品不必制备
为超薄切片。
(3 )荧光显微镜:用紫外线激发自发荧光物质或用荧光素标记的物质而发
出荧光,以便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3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是用化学或物理反应原理,研究组织或细胞内某种化学
物质的分布、数量以及功能的关系。该方法可显示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酶、
糖类、脂肪及核酸等物质。
4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以检测组织、细胞内多
肽、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分布。
三、思考题
1、组织学的研究内容。
2 、简述光镜技术标本的制作过程。
3 、名词解释:HE 染色、嗜碱性、嗜酸性、中性、电子密度高、电子密度低、
PAS 反应
上皮组织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各种上皮的分布部位及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2 、重点: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二、教学自学指导内容
(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