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这儿真美》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版(统编版).docx
习作《这儿真美》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版(统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这儿真美》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版(统编版)
1.教材章节: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这儿真美》
2.课程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学会运用描写手法,表达对家乡、校园、公园等景色的喜爱之情。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不同景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提升审美素养。
2.增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校园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描绘出家乡、校园或公园等景色的具体细节。
②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自己的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③学生能够结合个人情感,用通顺、真挚的语言表达对景色的喜爱。
2.教学难点,
①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景物的特点,将其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进行有效的表达。
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克服思维定势,尝试不同的写作角度和表达方式。
③学生在描写景物时,能够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文章结构完整。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这儿真美》课文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视频,以及描绘景色的范文。
3.教学工具:准备彩色粉笔、绘图板等,用于课堂演示和互动。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书写材料,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利用多媒体展示家乡、校园或公园的美丽景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景色的观察和感受,为写作打下基础。
3.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会描绘景物,表达喜爱之情。
二、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阅读课文《这儿真美》,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
-举例:作者是如何描写公园里的花、草、树木的?
-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2.分享描绘景物的技巧:
-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景物,注意景物的色彩、形状、动态等。
-讲解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述更具表现力。
3.演示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实践活动(用时20分钟)
1.学生自主观察身边的景物,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进行描绘。
2.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手法,将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
3.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学生将作品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举例回答:学生A如何通过描绘景物的细节来表现对家乡的喜爱?
-分析:学生A在描述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效果?
2.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举例回答:学生B在描写中如何运用比喻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
3.小组代表分享本组优秀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描写和表达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美、发现美,并尝试用文字表达出来。
3.布置作业:以“我的家乡/校园”为主题,写一篇描绘景色的作文。
知识点梳理
1.观察与描写技巧
-学会观察景物,注意景物的色彩、形状、动态等特征。
-运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
-学会捕捉景物的细节,如花儿的颜色、树叶的形状、微风的声音等。
2.修辞手法运用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学会根据景物特点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理解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作用,提升作文的表现力。
3.语言表达与组织
-学会运用通顺、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结构完整。
-学会使用过渡词,使文章更加连贯。
4.情感表达与主题
-学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文中,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理解作文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描写和表达。
-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抒情等,丰富作文内容。
5.写作步骤与方法
-明确作文的写作步骤,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
-学会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写作。
-学会构思文章结构,使作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6.作文修改与润色
-学会检查作文中的错误,如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学会修改作文,使文章更加精炼、生动。
-学会润色作文,提升作文的艺术效果。
7.文体知识与规范
-了解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特点。
-学会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