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路径与政策导向-中国科学院院刊.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
The 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 and Smart Micro Grid System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发展路径与政策导向*
仲继寿 鞠晓磊 鲁永飞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4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能耗的快速增长,其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也在快速提高,建筑作为节
能减排的重要载体,其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对于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国家能源战略、
满足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历经从无到
有、由点连线、由线到面3个阶段、近 10 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
段,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
应用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为了实现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
耗 15% 以上的目标,需要从发展路径、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等多方面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
源建筑应用的发展。
关键词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太阳能,浅层地热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6.02.008
1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战略意义
1.1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背景
1.1.1 我国建筑总耗能呈现上升趋势
建筑耗能已经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 3 个“耗能大户”。与
此同时,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比重正以每年 1% 的增速快速发展。
(1)我国总建筑面积增长与总建筑能耗增长为正相关(图1)。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用于电力制冷
采暖的电力消耗从 1996 年的不到 1 亿千瓦时,增长至 2010 年的 390亿千瓦时。2013 年城镇
* 资助项目:中科院学部咨
询项目“大力发展分布式可 住宅能耗(不含北方采暖)达 1.85亿吨标准煤,占建筑总能耗的 24.5%[1] 。
再生能源应用和智能微网”
(3)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建筑用能的提高。我国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写字楼、商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年 1
月19 日 场等各种规模的公共建筑数量迅速增长,建筑能耗总量也随之快速增长。2013 年公共建筑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路径与政策导向
600 8 大,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差异
7
500 大。
6
400
5 1.1.4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是可行的
300 4
3 (1 )现阶段成熟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包括各类太
2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