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业科研与贫困-IFPRI2020conferences.ppt

发布:2017-02-07约2.82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业科研与贫困 Agricultural RD Poverty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翟虎渠 Preside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AAS) Huqu Zhai 背景(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积极投资于农业科研、教育、道路、通讯和灌溉等公共事业,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目前的2000多万,贫困发生率从31%下降到2.5%,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背景(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过去几十年中,农业科研在中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农业的增长和发展又为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确保粮食安全和稳定社会等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内容要点 一、农业科研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 二、农业科研投资有利于缓解贫困 三、中国农业科技扶贫任重而道远 四、未来农业科技扶贫行动重点 一、农业科研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1) 1.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科研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以后,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大于4%,其中生产力的增长成为农业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约占71%。 一、农业科研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2) 2.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制度创新所带来的作用将极为有限,土地和农村劳动力也越来越紧缺,农业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 二、农业科研投资有利于缓解贫困(1) 1.农业科研投资回报率较高 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的回报率平均范围约在40%-60%之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约50%。 2.农业科研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贫困(1) 首先,科研投资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从而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而生产力的改善又有助于在农村或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贫困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途径。 二、农业科研投资有利于缓解贫困(2) 2.农业科研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贫困(2) 其次,农业科研增加了农产品产量,降低了价格,贫困人群,尤其是绝对贫困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更多的食品,有助于他们远离饥饿和改善生活。 3. 优秀科研成果为世界人民造福(1) 目前,中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许多优秀科研成果为世界人民共享。 二、农业科研投资有利于缓解贫困(3) 3. 优秀科研成果为世界人民造福(2) 中国的超级水稻、优质高油大豆、双低油菜、转基因棉花等新品种的选育,动物疫病控制技术与疫苗研制与开发,动植物营养代谢,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中国和世界的农业科研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 二、农业科研投资有利于缓解贫困(3) 3. 优秀科研成果为世界人民造福(3) 例如,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让世界远离饥饿。 4. 农业科研投资减贫效果显著(1) 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国所有公共投资中,农业科研投资的减贫效果卓著,并且在欠发达地区或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减贫困效果更显著。 二、农业科研投资有利于缓解贫困(4) 4. 农业科研投资减贫效果显著(2) 每增加一单位的农业科研投入能使农业产出增加近10个单位,每投入1万元能够帮助近7个人脱离贫困,在贫困的西部地区,约减少30多人。 三、中国农业科技扶贫任重而道远(1) 第一,中国目前的农业科研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各个研究所之间的重复科研, 科研与实际生产脱节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学研究的进行和研究效率的发挥。 三、中国农业科技扶贫任重而道远(2) 第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目前中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大约为42%,一半以上的农业科技成果未能得到推广应用。 三、中国农业科技扶贫任重而道远(2) 第三,中国农业科研投入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国2005年农业科研政府拨款投资强度为0.53% 。一般认为,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为2%左右才能为一个国家的农业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可靠的科学技术支撑。 三、中国农业科技扶贫任重而道远(3)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比较优势的下降,农业生产资源土地、水、能源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