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护理查房概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肾衰竭护理查房 目录 病例汇报 CRF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 CRF的临床表现 CFR的临床表现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治疗要点 病例汇报 患者:10床,男性,17岁,因“乏力6月,尿检异常伴血压升高五天”于2015年6月10日门诊入院。既往否认“肾炎”病史 入院查体:血压146/94mmHg.营养一般,神志清楚。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皮下出血。皮肤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及皮下结节。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胆囊;Murphy征阴性;肋脊角无触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 生化示:白蛋白31.3g/L、肌酐156μmol/L、胱抑素C1.87mg/L、铁6.2μmol/L; 尿蛋白五项示:尿微量白蛋白2590.0mg/L、尿免疫球蛋白G209mg/L、尿转铁蛋白134mg/L、α1微球蛋白25.2mg/L; 免疫五项示:补体第三成分0.61g/L;凝血检查未见异常;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左心室高电压。 入院诊断: 1.慢性肾小球肾炎 1.1肾性高血压 2.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入科治疗 1.肾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食。 2.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保肾、排毒、延缓肾功能衰竭等进一步处理,未明确肾脏病,于2015-06-11局麻下行右肾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肾小球硬化。 3.已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等情况。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简称慢性肾衰),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损害,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CRF的定义 发病原因 慢性肾衰竭常见发病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疾病、遗传性肾脏疾病等。西方国家有学者报告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为慢性肾衰竭的两大主要病因。我国常见的病因依次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梗阻性肾病、多囊肾等,但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的发病率亦明显增高。 健存肾单位学说 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矫枉失衡学说 肾小球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学说 其他 1 2 3 5 4 发病机制 CRF分期 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2.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3.各系统症状体征 (1)消化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是最常见和最早期表现。还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舌、口腔溃疡,口腔有氨臭味等。 (2)心血管系统表现1)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2)心力衰竭 3)心包炎 4)动脉粥样硬化。 (3)呼吸系统表现:常表现为气促,若发生酸中毒,可表现为深而长的呼吸。 临床表现 (4)血液系统表现 1)贫血 2)出血倾向 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等,与血小板破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等有关。 (5)皮肤表现:皮肤瘙痒是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症状之一。 (6)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简称肾性骨病,可出现纤维囊性骨炎、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骨硬化症,但有症状者少见。 (7)神经、肌肉系统表现:早期 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晚期 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显著。 (8)内分泌功能失调: 1)肾脏本身内分泌功能紊乱;2)外周内分泌腺功能紊乱。(9)感染:是慢性肾衰竭主要死因之一,以肺部感染多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降低。 2.尿液检查 夜尿增多,尿渗透压下降。尿沉渣检查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和蜡样管型。 3.肾功能检查 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4.血生化检查 血浆清蛋白降低,血钙降低,血磷增高,血钾和血钠可增高或降低,可有代谢性酸中毒等。 5.影像学检查 B超、X线平片、CT等示双肾缩小。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加重慢性肾衰的因素。 2.营养治疗 (1)饮食治疗:给予优质低蛋白、限盐、富含维生素饮食,如鸡蛋、牛奶和瘦肉等优质蛋白质,并密切监测营养指标,避免发生营养不良。 (2)应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治疗,应用α-酮酸治疗时注意复查血钙浓度,高钙血症时慎用。 3.控制高血压和肾小球内高压力: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4.贫血:肾性贫血给予刺激红细胞生成剂(ESAs),常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