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部分的复习提纲重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总论部分的复习提纲:
绪论和细菌形态结构:
1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 原核细胞型 真核细胞型 非细胞型 区别 拟核,无核仁、核膜,只有核糖体 细胞核,有核仁、核膜,细胞器完整 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专性寄生,一种核酸 种类 古生菌,细菌(狭义)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放线菌 真菌 病毒
2郭霍法则Koch’s postulates
是确定某种微生物引起特定传染病的标准:
特殊的病原应在同一种病人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
该特殊病原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
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
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纯培养。
实际使用中需注意某些特殊情况:
1) 带菌者;
2) 有的病原体迄今尚未能在体外人工培养(如麻风分枝杆菌);
3) 有的病原体没有易感动物。
3革兰染色法
丹麦细菌学家革兰(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发明,是细菌学中最为经典的染色法,在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方面有意义。基本步骤为:标本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生成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此时各种细菌均被染成蓝紫色,然后用95%乙醇脱色,有些细菌可被脱色,有的不被脱色,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 此法可将细菌分成两大类: 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
4 比较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胞壁结构的差异:
细胞壁(cell wall)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是一种膜状结构, 组成较复杂, 并随不同细菌而异。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显著不同,导致这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毒性、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很大差异。 两类细菌细胞壁各自有其特殊组分:
①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除含有15~50层肽聚糖结构外,大多数尚含有大量的磷壁酸,此外,某些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表面尚有一些特殊的表面蛋白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蛋白, A群链球菌的M蛋白等。 ②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较薄,但结构较复杂。除含有1~2层的肽聚糖结构外,尚有其特殊组分外膜,约占细胞壁干重的80%。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
5细菌特殊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本质为亲水性多糖或蛋白质多肽,以理化方法除去后不影响细菌的生命活动。功能: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抗原作用。
鞭毛(Flagellum):附着在某些细菌表面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功能:细菌运动器官;与致病性有关(霍乱弧菌和空肠弯曲菌);用于鉴定细菌(能否运动、鞭毛数量、排列 抗原性,血清学鉴定)
菌毛(Pilus):多数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存在的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蛋白附属物。电镜下才可见。分为普通菌毛(可与宿主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把细菌牢固地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上,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和性菌毛(是某些噬菌体吸附于菌细胞的受体;是细菌传递游离DNA的器官,细菌接合时遗传物质的通道。)
芽胞(Spore):
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折光性强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芽胞,是细菌的休眠形式。芽胞无繁殖能力。对热力、干燥、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功能:芽胞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消毒灭菌是否彻底,以杀灭芽胞为标准。根据芽胞形态、大小、位置有助鉴别细菌。
6 L型细菌及其医学意义
是指细胞壁缺陷型的细菌,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而成为胞壁缺陷型细菌。因英国李斯特(Lister)医学研究院首次发现而命名。
G+:原生质体(protoplast) G-:原生质球(spheroplast)
基本特点:
L型细菌呈多形性,染色性:大多数G-
有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称滤过型细菌;
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缓慢生长:固体培养基中呈“油煎蛋”样细小菌落;液体培养基中呈较疏松的絮状颗粒,沉于管底;
引起慢性感染,如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等;
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无效。
二、细菌的生理与消毒灭菌
1 细菌的生长曲线: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菌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座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座标,可绘制成细菌的生长曲线,可以将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细菌生长曲线对于认识细菌群体生长繁殖规律,在研究工作以及生产实践中都有指导意义。
2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许多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供给的有机物,包括维生素、某些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