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考研材料-真题160.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才思教育网址:
霸权后合作论 Post-hegemonicCooperation (秦亚青写)
认为霸权国衰退和消失后国际合作仍将继续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
年代中期,属政治自由主义的范畴,代表作是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基欧汉的《霸权之后:
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该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合作,反驳了霸权稳
定论的下述基本假说:霸权国以其强大的权力建立起来的国际体制和国际规则,将随着霸权
国的衰退和消失而解体,靠其维护的国际合作就会被国际冲突所替代。霸权后合作论认为霸
权国运用巨大权力建立的国际体制和国际规则为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其最大功能就是加强
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规范国家行为,为各方均可得益的国际合作铺平
道路。但是国际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一定非要霸权国及其强制性压力才能维持。因为系
统中主要国家会处于自身利益有意识的共同维护这些制度,使得国际合作在没有霸权国的情
况下仍然会在国际制度的保障下比较顺利地进行下去。霸权后合作论成为可能的根本条件是
国际制度的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霸权后合作论发展成为以讨论国际制度为核心的新自由制
度主义。
体系论
20 40 50 60
国际关系的体系论萌芽于 世纪 年代末和 年代初,盛行于 年代以后。这一理论的
形成是战后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体系论的崛起源于战后国际关系出
现的一系列新变化。首先,与战后国际组织迅速增多的客观形势相适应,以国际组织为主要
研究对象的体系理论也就同步形成了;其次,国际组织的普遍出现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的日益显著,使得国际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直接促成了体系理论的产生;再次,
就方法论而言,体系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罗伯特。利伯将体系论定义
为 “一组以某中方式发生互动的单位或构成部分”,并称体系论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一种特定
的科学框架。查尔斯。麦克莱兰则将体系定位为 “部分或分体系的集合体”。任何体系均能
从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任何体系都呈现为一种结构,其组成部分处于互动关系之中。
体系论则是一种抽象的、描述的和理论的概念,它提供一种广泛的分析观点。体系论有五个
1 2 3
主要特点: 、整体性,整体效应构成了体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层次性; 、联系性,这是
4 5
体系论的研究重点; 、稳定性; 、功能性。体系论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阿尔蒙德的 “系统
环境论”、罗斯克兰斯的 “国际体系行为结果模式”、卡普兰的 “国际体系六模式”、麦克
莱兰的 “国际复合体系论”以及沃勒斯坦的 “世界体系论”。体系论的理论意义在于扩大了
人们观察国际关系的视野。使原来仅仅涉及单一的关于国家权力 利益关系的国际关系学发展-
1
才思教育网址:
成为以国家关系和国际体系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最有发展前景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科之
一。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