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淮安市清浦区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情 况 汇 报
(2012年4月12日)
2011年,我中心及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市、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落实全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会议精神和《清浦区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目标,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切入点和主要内容,各项工作全面有序开展,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和平镇地处淮安市区南大门,面积7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33132人,我中心负担着本镇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等工作。近年来,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以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和平镇现设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乡村医生40名。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建设全部达到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并通过验收。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推进
本中心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开展,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主任兼任,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安排公共卫生专职人员。制订了项目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明确了职责、健全了制度。通过健全组织网络,逐步建立起医疗业务和公共卫生有机结合,临床人员和公卫人员分工协作、防保所和卫生服务站上下一体的项目工作机制,合力推动项目工作的发展。中心与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了责任书,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目标、内容层层落实,细化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并与绩效相挂钩,中心的服务模式也由医疗服务为重点,逐步转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并进的模式,更好地保证了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
(二)搞好宣传动员,提高大众参与意识
2011年,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对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建档方法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全体医技人员和乡村医生,把宣传资料发到各家各户,共印制宣传资料万余份。二是利用横幅、宣传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共印制各类标语,健康展板100多条。三是以下村宣传,定点义诊,讲课等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接受居民的健康咨询,共组织各种类似活动20次,健康咨询万余人人次,是广大居民熟悉和了解了相关政策,提高了主动参与意识。
(三)组织技术培训,促进项目工作规范有序
为了使有关人员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范要求,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推进。我中心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出台以后,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安排培训工作,由副主任牵头,安排中心骨干人员进行准备讲稿和课件,对居民健康档案等10大类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工作的要求、表格的填写均进行了统一,突出了难点,探索出了工作方法。为项目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四)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
一是制定目标方案。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结合上级有关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下发了《和平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指标:2011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0.9%,一类疫苗基础免疫率95%,加强免疫疫苗单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还提出:15岁以下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率98以上,传染病报告率及报告及时率保持100%。
二是服务标准化建设。强化了镇、村两级卫生机构项目服务能力建设。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统一了档案柜,档案盒等存档设备,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分类管理办法》,统一辖区内项目档案资料的管理标准,为切实加强健康档案的利用,使之成为真正的活档案。
三是项目合理化推进。在实施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过程中,我们同时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其他项目结合进去,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效果。村医充分发挥熟悉当地人口信息,服务场所固定、与居民交流通畅的特点,对辖区内所有农民进行健康体检,以户为单位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提高了居民健康档案网络使用质量。以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为龙头,带动免疫规划等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推进,为10类项目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了专案管理,建立了专门的管理表格。定期随访,促进疾病康复,受到居民欢迎。
(五)项目资金管理规范,促进了项目工作的有效运行。
中心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单独建账,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情况与项目工作进度相一致,对上级部门在年度内按时下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用于主要用于专职防保人员的基本工资、奖金等,兼职人员的劳务费以及村卫生室的各项补助等。中心根据基本公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