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资料自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三章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信息、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三大资源支柱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以及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四个阶段
FEP(Fornt End Processor)前端处理机
CCU(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通信控制器
ARPA(现称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OSI参考模型
高速网络技术发展表现在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与虚拟网络。
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用户间信息交换。
计算机按照拓扑形式分类:星形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形拓扑混合形拓扑及网形拓扑。
星形拓扑优点: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缺点: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总线拓扑优点: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缺点: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即时传送,不具有实时功能,大业务量降低了网络速度,站点必须是智能的,要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从而增加了站点的硬件和软件的开销。
树形拓扑优点: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缺点: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发生故障,则全网不能正常工作。
混合型拓扑优点:故障诊断和隔离比较方便、易于扩展、安装方便。缺点:需要选用代智能的集中器、像星形拓扑结构一样,集中器到各个站点的电缆安装长度会增加。
网络按交换方式分: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
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按网络的传输技术分类:广播方式、点对点方式。
国际电信联盟(ITU)、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电子工业协会(EIA)、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
因特网体系结构局IAB(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ternet工程指导小组IESG(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机型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定时。
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协议的集合。
OSI的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PH 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DL)、网络层(Network Layer,N)、传输层(也称运输层)(Transport Layer,T)、会话层(Session Layer,S)、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P)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A)
整个开放系统环境由作为信源和信宿的端开放系统及若干中继开放系统通过物理介质连接构成
通信服务分为两大类: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的特点: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3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因此传输的可靠性好,但需要通信开始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无连接服务的特点: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由于无连接服务中发送的不同分组可能选择不同路径到达目的的节点,先发送的不一定先到达,因此无连接服务中的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其可靠性不是很好但是效率较高。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
TCP/IP的特点:①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②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