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子棋的历史渊源.doc

发布:2017-03-14约3.4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子棋的历史渊源   五子棋,亦称“串珠”、“连五”,是中国民间非常熟知的一个古老棋种. 相传,它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期,比围棋的历史还要悠久.亦有传说,五子棋最初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后渐渐演变成围棋并在炎黄子孙后代中遍及开来.五子棋 易学好懂,所以,许多下围棋的人以及众多不会下围棋的人都会下五子棋。 在古代,五子棋棋具虽然与围棋相类同,但是,下法却是完全不同的。正如《辞海》中所言,五子棋是“棋类游戏。棋具与围棋相同。两人对局,轮流下子,先 将五子连成一行者为胜。”至于国人中有将五子棋称为“连五子”、“连珠”,也 许是源于史书中“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汉书》)。五子棋简单易学,但是又深奥复杂。经过世代相传,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五子棋保持着顽强的生命 力,它不仅扎根于中国,而且早已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 五子棋的发展与现状   五子棋是哪年哪月哪日传到国处,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据日本史料文献介绍,中国古代的五子棋是由中国传到高丽(朝鲜)之后又传到日本的。直到公元1 688年至1704年的日本元禄时代,五子棋才传到日本,当时主要在皇宫和贵族大家庭中浒。到元禄末期,从京都起这一当时被称做“五目碰”、“五格”的游 戏在民间开始盛行起来。无论武士、僧侣、农夫等都能参与这一活动。到日本明治 32年(公元1899年),经过公开的征名,“连珠”这一名称才被正式确定下来。从这之后,连珠这一活动经过不断的改良,其重要的规则改革包括:1899 年规定,禁止黑白双方走“双三”;1903年规定,只禁止持先的黑方走“双三” ;1912年规定,如果黑方被逼迫走成“双三”,那么,黑方就立刻输了;1916年规定,禁止黑方走长连;1918年规定,禁止黑方走“四、三、三”,但 是,黑方若走成“五、三、三”则为赢棋;1931年规定,禁止黑方走“双四”,同时提议把五子棋的棋盘从19X19的围棋盘改为15X15的五子棋专用棋盘 ……。通过这些规则的变化(主要对执黑棋一方的限制),使连珠这一简单的游戏复杂化,而最终成为今天的职业连珠棋,同时也成为一种国际比赛棋。   目前,连珠这一棋类运动已迅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外国人都十分看好这一不起眼的智力游戏,并认为五子棋不仅能提高思维、开发智力、手脑并用、修身养性而且富含哲理,具有东方的神秘和西方的直观,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许多国家的人对五子棋都有不同的爱称,例如韩国人把五子棋称之为“情侣棋”,言下之意是情人之间下五子棋有利于增加情感的交流;欧洲人称之为“中老年棋”,表示五子棋适合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思维方式;美洲人喜欢将五子棋称之为“商业棋”,就是说商人谈生意时可边下棋边谈生意,棋下完了生意也谈成了。由此可见,尽管国度不同,语言各异,但人们都可以借助五子棋这一简单而又深奥的棋艺进行交流、比赛,增进友谊。目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下五子棋,并有各种规模和级别的比赛。1989年8月在日本京都、1991年8月在俄罗斯联邦的莫斯科、1993年8月在瑞典、1995年8月在爱沙尼亚的塔林分别举行了第一、二、三、四届世界锦标赛。除第三届的冠军是爱沙尼亚人之外,其余三届的冠军都是日本人。五子棋的世界锦标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其申国竞争也十分激烈。日本目前拥有自己的五子棋职业棋手,并且对连珠(五子棋)技术的研究也相当普遍和全面,就水平也正在日益增强。同时,五子棋的理论研究与探索也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从1858年第一部五子棋专著问世以来,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种五子棋的书籍及期刊,分别以日文、俄文、英文、瑞典文及中文出版发行。   1992年10月,日本连珠联盟派出以三上繁太郎九段为首的日本代表团首次访问中国,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与五子棋的爱好者们进行了交流比赛。1995年10月,日本连珠联盟再次派出以三森政男九段为团长、早川嘉美八段为副团长的日本连珠代表团文章北京,并在中国棋 院、北京东城区春江小学等地与广大五子棋爱好者进行了交流比赛。 1995年11月, 瑞典连珠联盟的Peter Jonsson三段和Jan Palmgren六段访问了中国, 与北京的五子棋爱好者们进行了交流和友谊比赛。随着五子棋事业的发展,国际间五子棋的交流比赛将越来越多,这也促使五子棋故乡的中国人越来越爱好五子棋。现在,五子棋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云南、浙江、广东、四川、湖北、 辽宁、新疆、河北等省(区)市都有很大的发展。北京多次举办了北京地区的五子棋赛,如“思曼杯”、“京空杯”、“奇奇童杯”、“北京第六届民族团结杯”和 “北京第四岂民族运动会”的五子棋比赛。上海地区举办了“上文杯”五子棋大赛。云南省以及其他省市亦举办过许多五子棋比赛。所有这些赛事都越来越多地吸引了无数人们的关注,表明了根埴于中国的五子棋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群众喜闻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