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安装技术交底记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H/T 3543-G111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河南硅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硅烷项目
单元名称:歧化装置/制冷站/外管
技术文件名 称
管道安装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主 持 人
交 底 人
参加交底人员签字
交底主要内容:
记录人: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
管道安装交底
一、施工技术要求
1. 歧化装置/制冷站/外管管道材质分以下几种:碳钢有Q235B(螺旋焊管),20#-8163(无缝管);不锈钢管有304(无缝管)和304L(无缝管)
2.施工班组在预制施工时,仔细核对单线图与平面图,核对基础、设备、管架、预埋件是否正确,对于最后封闭的管段应考虑组焊位置和调节裕量,尽量减少固定焊口的数量。
3.管道预制按单线图规定的数量、规格、材质选配管道组成件,预制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均核对管子的标记,并做好标记的移植,做到用料正确、尺寸准确、标识明显。
4.壁厚相同的管道组成件组对时,使内壁平齐,其错边量不超过壁厚的10?,且内壁不大于2.0mm,外壁不大于3.0
5.除采用无直管段的定型弯头外,管道焊缝的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小于管子的外径,且不小于100mm。
6.焊缝与支吊架边缘的净距离不小于50mm。需要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边缘的净距离大于焊缝宽度的五倍,且不小于100mm。
7.管道两相邻焊缝中心的间距:直管段间距不小于100mm,且不小于管子外径;除定型管件外,其它任意两焊缝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
8.在焊接接头及其边缘上不应开孔,否则被开孔周围一倍孔径范围内的焊接接头,应进行100%RT。
9. 管道安装按管道平面布置图和单线图进行,重点注意标高、介质流向、支吊架型式及位置、坡度值、预拉(压)值、管道材质;
10.不锈钢管道组成件及支承件在储存及施工期间不得与碳素钢接触,现场所有暂时不用的管子均应封闭管口;
11. 任何材料代用必须经设计部门同意,不允许任意不加区别地以大代小、以厚代薄、以较高等级材料代替较低级别的材料。管道切割下料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材料标识移植(包括材质、制造标准、管道规格等);
12.预制完的管段应有管线号、焊口编号等标记,并将内部的砂土、铁屑、熔渣及其他杂物清除干净,封闭管口,防止异物进入,妥善保管。活动口必须按规定的比例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管道预制完毕宜在地面将其装配成组合件整体安装,减少高处作业量;所有管道组对和安装前须对管子内洁度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13.焊接方法的选择按管径划分:DN80以下的承插口用手工电弧焊,对接缝用氩弧焊;≥DN80以上的接缝用氩电联焊;若有开孔三通采用氩电联焊;承插焊要氩弧打底,电焊盖面。
14..碳钢管及合金钢管可用氧乙炔焰加工,不锈钢管道应采用等离子加工或其它机械方法加工,必须用磨光机磨去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层,并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不锈钢管道坡口打磨用砂轮片必须使用专用砂轮片。坡口加工完毕,要检查坡口表面质量,以保证焊接质量。不锈钢管道焊口组对用工卡具,在组对完毕后要及时处理,并对母材缺陷进行处理;
15.焊前检查、修正接缝的间隙、错边量等,若间隙及错边量超标,焊工应拒绝施焊。若发现现场有错边量不合格的焊口则直接割掉重焊;
16..现场焊接作业,采取必要的防风措施,塔设防风棚,保证焊接质量;
17.在特殊钢管道(如不锈钢等)设计的管支架,如需要焊接,应先在焊接处设置垫板后,再与碳钢支架连接,垫板用主管割制;
18.管廊不锈钢管道焊接后立即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其他不锈钢管到焊接后统一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19.及时办理工序交接(管道组对与管道焊接之间),每天及时填写汇总管道焊接记录;
20.到货管件尺寸部分与规范要求不符(同规格管件尺寸略有不同),核对管件尺寸后再对管材进行下料;
21.焊接阀门在焊接前须处于开启状态,焊接完毕冷却后,关闭阀门。
22.固定焊口在班组工程量统计表和管道焊口标识均须做出标示(例如8#固定口标记为G8);现场增加焊口编号原则:8#焊口后增加焊口标记为8A、8B、8D、8E…以此类推。
一、安全要求
1.一般要求
1.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1.2施工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1.3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现场文明施工,保持现场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1.4高处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1.5高处作业所用的索具、手拉葫芦、脚手板、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备,均需经过技术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