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李宁公司”案例分析.doc

发布:2019-05-06约1.7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5 “李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市场0721班 第三组 组 长:赵 媛 成 员:王秀秀 孙美娟 任 惠 张青青 关华婷 杨 敏 “李宁公司”案例分析 根据案例资料,你认为李宁公司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我认为,李宁公司成功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进入体育用品行业的时机比较好。 1、20世纪90年代,正是体育用品行业开始高速发展的阶段,而李宁公司正是1990年5月成立的。 2、1990年,我国承办了亚运会。一方面,人们的运动意识有所增强,体育用品的市场需求增大;另一方面,为李宁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推广机会——“体育赞助”。 (二)品牌策略比较好。 1、具有超前的品牌意识。在公司成立初期(1990年4月),就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李宁牌”。 2、品牌设计独特(用李宁的名字作为品牌的名字)。李宁当时被誉为“体操王子”,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这无疑使“李宁牌”的知名度提高。(尽管李宁本人希望弱化个人对公司和产品形象的影响,但不能不承认,李宁本人是李宁公司最大的品牌资产。调查结果也显示,多数消费者认为,李宁是第一代言人。) 3、注重品牌宣传。采用了一种独到的市场推广手段-——体育赞助。(1990年赞助亚运会;2000年赞助法国体操队) 4、采用了“特许经营”的经销方式。当时的特许经营很少,且假冒伪劣商品较多,采用这一方式,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且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虽然是歪打正着) (三)李宁所代表的时代特征。 当时,李宁的“名人效应”有效地调动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具体表现在: 1、1990年,李宁公司斥资300万元,说服亚运会组委会回绝了韩国某公司3000万元的赞助,成功赞助了亚运会,从而让全国消费者认识了“李宁牌”。 2、1996年以前,以“团体订购”为主。当时的团体订购大多是政府消费行为。 (四)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 在1996年,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外部环境下: 1、适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人事调整; 2、适时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对公司高层实行股份制,调动经理人员积极性) 3、适时改变经销手段;(从“团体订购、批发为主”改为“以提高单店销售额为主) 通过以上调整,降低了不利环境对公司产生的不利影响。 (五)据顾客的需求,进行合理的“产品定位”或“品牌定位”。 开始:“国内高档品牌”。 之后:“中低档产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大众化的产品定位,使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很高,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不足的地方:随着公司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对品牌进行了重新规划,后来,又提出“品牌国际化”战略。该策略本身是对的,但在操作时,缺乏有效的市场分析、市场调研,有些盲目,重新规划的效果并不好。至于“国际化战略”,应该建立在首先挖掘国内市场的基础上) (六)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组建不同性质的管理团队。 创业阶段:情感型; 高速增长阶段:经验型; 二次创业:学院型 (不足的地方:在高速增长阶段,就应该注重科学管理,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与调研,很好地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市场) 二、李宁公司目前面临何种挑战?其原因何在? (一)销售增长趋缓,遇到销售增长上限。 原因: 1、市场容量有限,竞争对手的介入分割了一部分市场。 2、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查,没有做到市场导向,经营粗放。 (二)产品线过长。 原因: 市场细分不好,不适应现代市场的变化。 (三)品牌定位不清晰。 原因: 没有很好地进行市场分析、市场营销调研。品牌须始终如一,才能发展。而该公司“品牌老化”。 三、你认为李宁公司战胜挑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重新规划品牌,进行品牌定位。 为此,要进行很好地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正确地进行市场定位。 细分市场要认真选择细分变量(如:价格、风格、年龄、地域等),同时要考虑,细分市场投资与公司整体战略是否一致。 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选择目标市场。 市场定位要立足中端,在以中端为主战场的同时,向高端、低端市场延伸,拓展市场空间。要注意“品牌延伸”,防止“品牌老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