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进度制度探析.doc

发布:2018-10-02约3.3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进度制度探析   【摘 要】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公路呈网状深入到各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公路是人们生活中必须的交通辅助工具,出行与货运等都离不开公路的使用。也正是由于其高负荷高频率的使用,并肩负着公共安全的责任,公路工程的质量尤为重要。同时很多公路在修筑过程中,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多的干扰,其进度的管理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进度管理   0.引言   公路工程往往少则延伸几公里,多则数百上千公里,因此其建设的投入大、周期长。加之施工工艺复杂、涉及的材料和设备较多,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控制好,都有可能造成质量和安全的隐患,也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进度。因此做好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对后期的安全使用和减少对外界影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质量与进度两方面进行探讨。   1.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1.1软土地基的处理要点   公路工程地基除受表面面层结构的固定荷载外,还长期受到路面车辆、行人的变动荷载。要使公路能正常使用且不发生破坏,就要求地基具有承受上部荷载的能力并且要有一定的富余值。这就要求其组成物质要具有足够的密实度,不能发生不均匀沉降,这也就是对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我国各地地质条件不一样,在修筑公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软土地基,那么在施工前首先就需要对它进行处理。常见方法有:强夯挤密法、换填法、排水固结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待处理完成后对承载力进行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上部的施工。   1.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要求   1.2.1做好配合比的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要根据设计等级、生产环境、使用区域的气候、温度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的材料配比和使用,会造成沥青混合料各方面性能发生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做好配比实验工作,为后续的大量生产提供依据。   1.2.2拌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搅拌的场地要在固定的搅拌厂,不可在现场由施工单位自己进行拌制。   (2)在搅拌的过程中,要按照配合实验提供的数据,控制好其他骨料的比例和加入时间、搅拌时间及温度控制等,整个过程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监督和管理。   (3)搅拌完成后,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抽样做相关实验,待沥青混合料的各方面性能达到设计条件的时候,再投入实际使用当中。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以免造成更大的问题。   1.3沥青摊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公路需要长期承受各种动荷载,因此其基础的承载力要求非常高。由于公路呈条状,所以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复杂地质条件,而且经常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基础形式。因此在摊铺之前一定要对各处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寻找到各种不良地质情况的分布,针对性的进行改良,并对其改良之后的承载力进行检测,只有真正达到了设计承载力要求,才能进行上部的摊铺工作。   (2)沥青通常由底层沥青、基层沥青和表层沥青三层组成,至少也有两层。为了使各层更有效的融合,在上层铺筑的5小时之前左右应该在已施工层上浇筑一层薄薄的沥青,通常含量应为1KG/?O,这有利于面层与基础的有效融合,达到更好的整体稳固性。   (3)在摊铺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振捣,以使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现象,保证整体的均匀性。   (4)摊铺机仪表性能的正常使用。   路面的平整度和标高是通过摊铺机内的仪表来控制的。摊铺机自带全自动调平装置,可以根据路基的变化,自动选择摊铺的模式,达到设计标高。由于摊铺机长期处于室外工作,维护和保养如果不到位,经常会发生各种故障,影响沥青铺筑的平整度和效果。   1.4碾压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1.4.1初压时的控制要点   (1)温度控制:初压时要求在摊铺完成之后马上进行,温度需控制在120~140度之间,这时候的沥青还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便于路面整体平整的控制。   (2)机械要求:这个阶段要求的压路机重量不是很重,通常8吨左右即可满足使用需求。通常应该选择双钢轮压路机,碾压便数控制在2到3遍。   (3)碾压过程控制:碾压过程要匀速进行,不可过快或过慢。如果在碾压过程中发现有沥青被挤压到一块,说明基层温度还没下降到足够稳定的状态,需要停止碾压,待下部稳定后再进行施工。特别要重视的是在碾压过程中发射管横向的裂纹,很有可能是基层发生了裂缝或底部发生沉降等原因造成的,应及时处理。   1.4.2复压阶段的控制要点   (1)温度控制:这个阶段是在初压完成之后马上进行,要求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为120~130度。   (2)机械要求:这个阶段通常选用双轮振动压路机。   (3)应注意的问题:复压的遍数是整个碾压过程中最多最繁杂的,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碾压次数达到要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