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装置教程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继电保护教程 保护装置原理及运行注意事项 主 要 内 容 1、传统保护与微机保护装置的区别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组成 3、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1、传统保护装置与微机保护装置的区别 1.1 保护装置分类的标准: 以逻辑判断部分是采用硬件方式实现,还是采用软件方式实现 采用硬件方式的是传统保护 采用软件方式的是微机保护 1、传统保护装置与微机保护装置的区别 1.2 传统保护装置类型: 电磁型保护装置 晶体管型保护装置 集成电路型保护装置。 1、传统保护装置与微机保护装置的区别 1.3 传统保护装置如何实现逻辑判断 由元件(电磁元件、电子元件和集成块)按一定原理“搭建”。 对于比较复杂的继电保护原理,是比较难于实现。如阻抗继电器的保护范围。 1、传统保护装置与微机保护装置的区别 1.4 微机保护装置的如何实现逻辑判断 由软件完成的。 方便可靠,不存在由于元件的损坏而造成的保护误动或拒动;易于实现复杂的保护原理。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组成——概念 2.1、什么是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是一个对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进行监控的系统。 不是由一个元件或一套装置构成。 继电保护系统与衣服一样: 例:衣服的组成。袖子、领子、前片、后片只是衣服的一部分,如果衣服的所有部分都有,也不能成为一件衣服,必须用线按一规律进行缝纫,才能成为一件完整、有用的衣服。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组成——系统说明 2.2、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 由六个部分组成(见下图) 第一部分:测量部分; 第二部分:保护装置(不同原理); 第三部分:单或三相操作箱; 第四部分:跳合闸机构; 第五部分:控制部分(包括直流部分); 第六部分:二次回路;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组成——系统方框图 继电保护系统组成图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组成——测量部分 2.2.1第一部分测量回路组成和作用: 组成: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二次回路; 作用:将高电压和大电流变为低电压和小电流, 同时也起到隔离作用,防止高电压和大电流对人身和设备的伤害。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是非常重要:极性决定了保护判断方向的正确性,同时也决定了差电流的值、和电流的值――保护动作值。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组成——保护装置 2.2.2 、第二部分:保护装置: 组成:第一个装置里都包括了各种与设备相关、并能反应该设备大部分故障的保护元件。 根据不同设备,配置不同原理的保护装置。 例:线路保护装置――RCS-902有: 三段式接地距离继电器、三段式相间距离继电器、相电流元件、重合闸继电器、四段零序电流保护等 可见:每一个装置里都包含有很多不同原理的元件。有点象搭积木一样的。元件只是一个小部分。只有合理的选择和搭建,才能保证装置能正确动作。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组成——操作箱 2.2.3 第三部分:单(或三相)操作箱――中间继电器箱; 作用:将保护装置发出的命令通过中间继电器来扩大过流能力,同时也完成与重合闸等的配合。正确完成保护装置发出的指令(本设备保护或其它保护) 它是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的分界点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组成——跳合闸机构 2.2.4 第四部分:跳合闸机构在断路器装置里。 作用:完成将断开断路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隔离,保证系统的安全。 跳合闸机构:保证开关正确的分、断;包括二个方面:电气部分和机械部分。任何跳合闸机构都有固定的跳闸时间。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组成——二次回路 2.2.5 第五部分:二次回路 作用:将各部分正确连接的线路 组成:包括回路中的导线、屏上的端子排、保护屏上的压板等。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组成——控制部分 2.2.6 第六部分:控制部分 作用:根据规则,对继电保护的各部分进行控制,使各部分有效的结合,完成继电保护功能。 如断路器的控制——自动操作和手动操作的控制;动作后是发信号还是跳闸等。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组成——控制部分 组成:二次回路、中间继电器和直流回路。 直流回路在变电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没有直流,变电站是不能正常运行的。 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保障。断路器的操作需要直流;保护装置需要直流;中控系统同样也离不开直流。 控制回路能保证当保护正确判断故障后,断路器能在最短时间内,并按一定的规则将故障切除。 3、继电保护配置 ——变电站的保护配置 3、继电保护配置主保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