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图集00(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建设单位应为施工单位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及时提供地下管线和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有关资料;施工现场有多个施工单位的,应组织相互签订安全协议,应当有效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不得要求施工单位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强行施工。 (6)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中,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情况严重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 3、专项施工方案 (1)对基坑支护与防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临时用电工程及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由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督实施。 (2)施工、监理单位应建立检查、验收制度,对重点环节和重点内容进行重点监控,严禁随意变动经过审查的专项施工方案。 4、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施工作业前,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人员应将分部分项工程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管理人员应参加安全技术交底。 (2)安全技术交底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细化和补充,告知操作者安全注意事项,要有针对性、指导性。 (3)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并经交底双方签字确认,严禁代签字。 5、安全检查 (1)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项目负责人必须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并会同项目总监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全面检查。 (2)六级风以上及雨、雪等恶劣天气,施工、监理单位及项目部必须立即组织检查,遇影响施工作业的异常天气,应停止施工。 (3)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按定人、定时、定措施的“三定”原则进行整改,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 6、安全教育培训 (1)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施工单位应对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教育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新的施工现场前,应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4)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教育情况,受教育者应签字确认,严禁代签字。 7、班前安全活动 (1)必须在施工现场建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2)各班组每天必须进行班前安全活动,针对当天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提示防范,并做好记录,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班前安全活动进行检查、指导、管理。 8、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证书原件应存放在现场以备查验,做到人、证相符,并做到定期检定。 9、安全事故处理 (1)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必须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备足应急物资、器材和车辆,保证通讯畅通,并定期组织演练。 (2)发生事故时,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主动配合主管部门的调查处理,严禁隐瞒不报或拖延报告。 (3)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事故善后工作,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 10、检测仪器 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常用检测仪器,如氧含量检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万用表、电阻检测仪等。 11、安全管理资料 (1)必须使用全省统一印制的安全技术资料范本。 (2)安全技术资料应及时填写、分类清楚,装订统一规范,内容真实完整。 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 边长在500~1500mm(含1500mm)的水平洞口防护: 1、采用洞口上部铺木枋@400mm,上盖18mm厚木胶合板用铁钉钉牢,木枋侧面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也用18mm厚木胶合板封严,面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 2、洞口周边设置交圈的φ48钢管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刷间距为400mm红白相间油漆,并在最上一道水平杠处悬挂“当心坠落”警示标志。 3、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第二章 洞口临边防护 第一节 水平洞口防护 1、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000mm时,必须搭设基坑临边防护栏杆。基坑临边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搭设,设置三道水平杆,立杆间距不大于1800mm,立杆打入地面以下深度≥700mm,防护栏杆下部设置200mm高18mm厚木胶合板挡脚板,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以及挡脚板,必须刷间距为400mm的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2、防护栏杆靠基坑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