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七机电设备监控系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楼宇设备自动化监控技术简述: 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包括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 基本功能:对各种系统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故障报警、启停控制以及相应的节能管理。 特点: 1.集中操作管理与分散性控制。 2.各层工作站之间可以很方便的相互交换信息,形成计算机管理一体化。 3.系统硬件和软件采用开放式、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具有灵活的组态,配置能力强。 二、楼宇设备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发展: 1.第一代中央监控系统(20世纪70年代) BAS由仪表系统发展成计算机系统,采用计算机键盘和CRT构成中央工作站,打印机代替了记录仪表,散设于建筑物各处的信息采集站(Data Gathering Panel DGP),通过总线与中央站连接形成中央监控型自动化系统。 第二代集散控制系统(20世纪80年代) 由DGP发展成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可独立完成控制工作。 第三代开放式集散系统(20世纪90年代) 应用LON现场总线 第四代网络集成系统(21世纪) 企业楼宇集成系统(Entering Building Integrator,EBI)采用Web技术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它有一组包含保安系统、机电设备系统和防火系统的管理软件。EBI系统完成了管理和控制一体化。 目前规模较大的楼宇设备公司有美国的霍尼维尔公司、江森公司、KMC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 1.对城市轨道交通建筑设备实现集中控制,并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 2.接收火灾报警系统和信号ATS等的灾害信息,从而实现防灾自动化。 3.对车站设备实现科学管理和合理维护。 一、系统的主要设备: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通常由中央级、车站级、就地级三级实现对环控、给排水、自动扶梯、低压供电、照明及屏蔽门等设备的监视和控制。 中央级 1.工作站及服务器(配置至少两台以上的操作工作站) 2.模拟屏(系统中央级配置马赛克或背投式模拟屏) 3.与其他系统的接口(信号ATS的接口设备、通信母时钟的接口设备) 车站级 1.监控工作站(选用工业控制计算机) 2.模拟屏盘(是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如车站工作站故障或火灾等的后备操作手段,盘面以火灾及紧急工况操作为主) 3.与FAS的接口(接收报警信息并执行通风模式) 4.维修工作站(对系统软件进行维护、监视全线运行状况、及时抢修、开发平台) 现场级 1.现场控制器 2.现场检测仪表及执行机构(在水系统管路上,应设置水温、压力、压差、流量和液位传感器,以检测水系统重要的检测及控制参量;在冷冻水管路上,应设置二通或三通流量调节阀,以对冷量进行调节。) 二、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中央级—设于控制中心中央控制室,负责监视全线环控设备的状态和全线的环境状态,并向各站发布控制命令; 功能—课本144页1—10 (二)车站级—系统通过车站级监控工作站和模拟屏设备提供相应的人机界面,监控本站及所辖区间隧道的环控、给排水、自动扶梯、照明、屏蔽门、防淹门和车站事故照明电源灯设备的运行状态; 功能—课本144页1-12 (三)就地级—相对集中于环控电控室、车站的重要房间(水泵房、冷水机房等)及公共区等地,可实现对所监控设备的直接控制,并传送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给车站工作站,执行车站级发出的指令。 《一》监控内容: 一、空调通风系统 1.空调机组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2.隧道风机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3.送、排风机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4.调节风阀、联动风阀、防火风阀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5.空调通风系统的基本控制工艺 二、冷水系统 1.冷水机组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2.冷冻水系统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3.冷却水系统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4.冷水系统控制的基本功能 三、其他监控点的设置 1.应急照明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2.自动扶梯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3.给排水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4.动力和照明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5.屏蔽门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6.环境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二》第三方系统信息交换接口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在功能上需要同FAS、冷水机组、信号ATS、通信时钟和屏蔽门等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一)FAS数据接口 接收并确认火灾信息,根据信息内容触发火灾模式。 (二)冷水机组 每个车站或冷战设一个数据接口,接收一台或一组冷水机组的信息。 (三)信号ATS 接收列车超时占用轨道信息,并根据需要启动隧道通风系统。 (四)通信时钟系统 动态修改系统工作时钟并保持全线时钟同步。 (五)屏蔽门系统 实时监视屏蔽门系统工作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 一、运行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一个良好运行的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不但为广大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大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队意外安全时事件的反应处理能力,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 必须制定合理的运营管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