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Ⅰ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图学Ⅰ实验
Experiment Practice for CartographyⅠ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总学时:16
学 分:3
开课学期:第2学期
课程性质:必修
对应理论课程:地图学
适用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教材:蔡孟裔,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开课单位:地理与遥感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地图学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是地图学理论课程必备的实践环节。本课程在熟悉GIS制图软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数据,通过上机实验加深和巩固对地图投影、符号制作、表示方法的选择、图面配置、制图综合等地图学各方面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教师讲授指导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地图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熟悉使用计算机和GIS软件进行制图的基本过程,提高学生对地图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地理学问题的制图实践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所需学时
内容提要
项目要求
实验类型(填写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创新)
必开
选开
实验一
ArcMap制图功能简介
2
1、了解利用ArcMap软件制图的简要技术流程;
2、了解基本的数据输入、地图投影、制图综合等数据处理模块;
3、理解ArcMap软件中Feature、Feature class、Table、Data Frame、Map Document等若干专用术语;
4、理解地理数据分层管理和叠加显示的制图技术;
5、理解数据视图和布局视图两种视图模式。
√
演示
实验二
区域图投影
2
1、了解区域图常用的投影类型;
2、理解方位投影和圆锥投影经纬网的形态特征及制作方法;
3、掌握区域图的主要投影参数及投影转换的软件操作步骤。
√
验证
实验三
世界图投影
2
1、了解世界图常用的投影类型;
2、理解桑逊、摩尔魏特以及墨卡托投影经纬网的形态特征及制作方法;
3、掌握世界图的主要投影参数及投影转换的软件操作步骤。
√
验证
实验四
高斯-克吕格投影
2
1、理解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变形特征;
2、理解高斯-克吕格投影和UTM投影的差异及转换方法;
3、掌握高斯投影的正解与反解变换的软件操作方法;
4、掌握对投影和大地坐标系统进行定义或导入的软件操作方法。
√
验证
实验五
墨卡托投影图上绘制等角航线与大圆航线
2
1、理解球心方位投影和墨卡托投影的变形性质及经纬网形态特征;
2、掌握等角航线和大圆航线两个线要素的创建及编辑方法;
3、掌握对球心方位投影和墨卡托投影进行投影定义及转换的软件操作步骤。
√
综合
实验六
陆地水系的制图综合
2
1、理解综合运用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对河流支流进行选取的方法;
2、掌握按照分界尺度对湖泊进行选取的方法;
3、掌握对河流及湖泊边界的形状特征进行简化的方法。
√
综合
实验七
地图表示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2
1、掌握呈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ArcMap中对其选择与设计的软件操作步骤;
2、掌握呈线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ArcMap中对其选择与设计的软件操作步骤;
3、掌握呈面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ArcMap中对其选择与设计的软件操作步骤;
√
综合
实验八
地图符号制作
2
1、理解构成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2、理解ArcGIS中地图符号库的创建与使用方法;
3、掌握点状、线状及面状符号的制作方法。
√
验证
实验九
地图注记
2
1、了解ArcGIS的智能标注功能;
2、掌握对注记字体及规格进行设计的软件操作方法;
3、掌握对注记位置与排列方式进行设计的软件操作方法;
√
验证
实验十
图面内容的配置与地图输出
2
1、掌握地图比例尺与纸张规格设置方法;
2、掌握ArcMap中对图名、图例、图廓、指北针、插图等图面要素进行设计与配置的方法;
3、掌握地图输出的主要方式及操作方法;
√
设计
实验十一
地图整体视觉效果的设计
2
1、理解保持图面清晰易读的视觉对比方法;
2、理解保持图面视觉平衡的基本要求;
3、掌握构成图面视觉层次的基本方法;
√
设计
实验十二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2
1、了解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索引格网的制作过程;
2、理解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梯形分幅方法;
3、掌握根据已知点地理坐标推算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编号的解析计算方法;
√
综合
四、课程考核
(1)实验实习报告的撰写要求:包括实习名称、实习目的、实习数据及软件、实习步骤以及实习心得等部分。
(2)实验实习报告:8次
(3)考核及成绩计算方式:结合实习报告撰写质量进行评分,并将所有实验成绩以5-10%的权重计入课程总成绩。
五、参考书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