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015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历史).doc

发布:2017-05-08约3.9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左传》记载:“名位不同,礼亦异数。”这反映了周礼 ( ) A. 具有等级色彩 B. 内容丰富 C. 倡导社会公正 D. 规定细致 2. 下列各项是古代对某些水利工程的评价,其中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利灌溉工程有( ) ①《史记》记载:“于是关中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②汉代民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③《史记》记载:“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④《桂海虞衡录》记载:“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岭”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 汉代皇帝曾亲耕籍田以供宗庙粢盛(指盛于祭器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则亲自蚕织以奉祭服,这体现了统治者 ( ) A. 对男耕女织的重视 B. 倡导重农抑商 C. 爱民如子 D. 以祭祀祖先为朝政的重心 4. 下列哪项史实,足以说明法家思想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作用的一把“双刃剑” ( ) A. 分封制的确立和瓦解 B. 秦朝实现统一和短命而亡 C. 商鞅变法的成功和个人的悲惨结局 D. 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和七国之乱 5. 北魏孝文帝初期“京师民庶,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为此孝文帝实行了( ) A. 宗主督护制 B. 俸禄制度 C. 均田制 D. 汉化政策 6. 某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从唐诗诗句中分析唐朝历史面貌,下列分析最为恰当的是 ( ) ( ) ( ) 本部分共4小题。33题13分,34题10分,35题15分,36题14分,共52分。 33. 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1)结合史实说明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4分) (2)结合材料,分析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5分) (3)古希腊的克里斯提尼曾推行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有哪些异同点?(4分) 34. 有人说:“在近代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请全面评价此观点。(10分)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合理。 35. 以文化视角考察经济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曾宣称:“甘愿奉行赤贫的生活才是获得上帝的爱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到14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人文主义财富观,认为“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有的人不愿勤学技艺,不愿努力工作,不愿在完成艰巨任务中汗流浃背,那么他又怎么能赢得像别人那样的威望与尊严呢?”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1)依据材料分析,14世纪出现的财富观为什么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这种观念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材料二 卢梭认为,“财产权的确是所有公民权中最神圣的权利……甚至比自由还更重要”,人民通过契约把一切权利转让给集体,然后利用这个集体的更大的力量来保护每个缔约者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孟德斯鸠把财产自由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公民可以依据民法来保护其私有财产的绝对不可侵犯。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2)与材料一人文主义财富观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哪些新特点?(4分) 材料三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欧洲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不仅是实践天赋人权的途径,也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手段。最大特点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这与前工业时代,尤其是中古封建社会凭借权力、习俗和经验来操控经济体系完全不同。经济自由主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