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与案例分析报告.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观音洞镇沙井小学 黄 姣 当今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1.对自己学习成绩不满意 2.考试成绩不好,怕被家长责骂 3.对学习无兴趣,被动学习 4.自我中心强,推卸责任 5.对批评表扬出现两极化态度:麻木不仁或难过 6.不会感恩 7.怕被同学孤立或取笑:成绩、穿着打扮 8.低年级的学生怕因为自己给班级丢脸 当今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点 怕吃苦 意志力薄弱 自我意识太 承受挫折能力差 自控力差 责任感差 当今青少年的主要心理问题 学习问题 同伴关系的困惑 手机带来的心理问题 迷恋网络游戏 学习问题 学习焦虑 学习疲劳 厌学 学习能力不足 考试焦虑 学习焦虑 浙江省社科联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省43%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学习焦虑 。 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初高中学生普遍感受学习带来的压力。 学习疲劳 据有些学生反映:他们经常一捧起书本就头疼、恶心,心情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混乱,夜间常有失眠发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问题多是由学生长期处于过度紧张和疲劳状态造成的。 厌学 这类学生的口头禅是“我真不知道学习有什么意思”,“我对英语烦透了”等等,他们对学习或某一学科极度的厌倦,认为它枯燥无味、没有乐趣可言。 宁夏盐池县城一小调查显示:30%的小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具体体现在学习“不主动”或“有时主动”。54%的学生坐到书桌前准备学习时,会马上或有时感到厌烦。20%的学生会在对学习厌烦时找“头痛”或“肚子痛”等借口。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 学习能力不足 一部分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不善于倾听,作业速度慢,漏做作业,对知识的理解肤浅而片面,初高中学生会出现不适应初中、高中学习,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考试焦虑 许多学生诉说自己甚至在考试前些天就紧张心悸,考试过程中起初也很慌乱,但慢慢能平静下来,进入状态。这属于一种正常的兴奋性紧张,如果适度,可以促使学生发挥高水平。但有些学生考试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思维混乱,导致考试失利,成绩远不如平日,这便是一种需要矫治的病态心理。 同伴关系的困惑 现在有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交往能力,如事事处处以“我”为中心,对人苛求,好嫉妒,爱猜忌别人;拉帮结伙,攻击他人;胆小羞怯,不善于与人沟通等等。这些不当方式都会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及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早恋 处理方式: 成绩下降 采取对策 观望 成绩不降或进步 继续观望 手机带来的心理问题 家长:手机是跟“绳”,“拴着”孩子放心 学生:手机是工具,联络家长方便 学校:手机扰课堂,黄信息害了孩子 学生使用手机不利弊端 一、学生之间会形成一种炫耀、攀比的心理。 二、会影响学习,破坏课堂纪律。 三、一些短信内容不健康,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手机成为考试作弊的工具。 迷恋网络游戏 《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中说,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标准》严格界定了网瘾症状表现,即: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等共七项标准。其中一项量化的指标是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而且这种症状达到或者超过了三个月 。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陶宏开:我不认为青少年网瘾是精神问题,它不是精神病,是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的问题,我们解决网瘾问题要通过重塑人格叫做心理的沟通和行为矫治,而不是用药物来治疗孩子的网瘾。 个案辅导两阶段六步骤 第一阶段 评估问题 第二阶段 进行辅导(干预) 第一阶段 评估问题 评估问题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确定对象的问题与症状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发现问题。如学生的问题是属于学习问题、品行问题、情绪问题,还是人际适应不良问题等。 收集资料 要详尽地了解辅导对象,需要三方面资料,即个人的历史资料,现状资料与背景资料。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过去的创伤性经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会有很大的影响。 诊断分析 判断其心理或行为问题的特征、性质和原因,准确、科学的诊断是有效干预(辅导)的前提。 第二阶段 进行辅导(干预) 辅导具体分为三步骤: 制定辅导方案 包括辅导的目标和辅导措施。辅导目标要注意适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