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京椴扦插育苗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3-04-27约2.8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B32/T XXXX—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农业农村发展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诗杰、李乃伟、束晓春、李焕应、王仲伟、王欢利。 1 DB32/T XXXX—2019 南京椴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穗母本准备、插前准备、闷养扦插、插后管理和炼苗移栽与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南京椴种苗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南京椴 Tiliamiqueliana 椴树属 (Tilia)植物,落叶乔木,高约20m,树皮灰白色;嫩枝有黄褐色茸毛,顶芽卵形,被黄褐 色茸毛;叶卵圆形;聚伞花序,有花3~12朵,苞片狭窄倒披针形,花期5~7月;果实球形,无棱,果期 10~11月。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日本也有分布。野外生长于山坡山沟或林中,为江苏 省 “乡土树种”。 3.2 闷养扦插 closed cutting 在不透水,且用薄膜封闭整个上口的容器中进行扦插的方法。区别于间歇性叶片表面喷雾法。 4 采穗母本准备 采穗用的南京椴母本宜选择2年生实生容器苗。 4.1 芽苗移栽 于3~5月,待沙藏南京椴种子长出2片子叶至第1真叶未长成时,将种子苗移至容器,基质为体积比 1:1:1的珍珠岩:泥炭土:黄心土,容器为10cm×15cm营养钵。 4.2 养分管理 基肥以重量分数10%的有机缓释肥为主。于4月份开始,每2周追施市售叶面肥1次。 2 DB32/T XXXX—2019 4.3 水分管理 采用 “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可配合追施叶面肥进行水分管理。 4.4 重剪 芽苗移栽后,培养至第2年11月,进行重剪。即在主干基部进行修剪,保留2个~3个腋芽。第3年3 月,萌发前,置于温室或育苗大棚中进行培养。 5 插前准备 5.1 扦插设施 选择可控制光照和温度的大棚或温室设施,采用角钢货架搭建多层培养架,长1.5m,宽0.5m,高 度和层数结合空间大小和扦插规模而定。光照使用人工光源,每层安装20W T5LED灯2只,1个单开关 控制。每组培养架安装1个定时器,控制光照时间。培养箱采用长0.7m,宽0.5m,高0.3m的透明塑料 箱,且上口平滑,容易使用薄膜覆盖。 5.1 扦插基质 扦插基质宜用3mm以下蛭石,将其平铺于扦插容器内,厚度10cm。插前,向容器内注入蒸馏水, 在容器外观察水位达到基质深度的2/3,停止注水。 5.2 插穗准备 于6月份,选择腋芽饱满、叶片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长10cm~15cm,一叶一芽,过大叶 片剪至半径8cm。放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容器内进行消毒处理1h。 6 闷养扦插 6.1 激素处理 将消毒后的插穗,插入5000mg/L的IBA溶液,浸泡基部1min。 6.2 扦插 用硬物预先在5.2处理好的基质上插出插穗粗度孔径、深度5cm~8cm的洞穴。将6.1处理后的插穗插 入基质至腋芽部,叶面喷洒水分,至插穗固定在基质中。 6.3 闷养 用透光率高的,塑料薄膜将扦插容器封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