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口腔医学2008年 11月(第28卷第 11期) Stomatolo~,Vo1.28,No.11,Nov.2008 - 607 ·
张力曲线的力量会导致骨折移位,影响愈合。这种应力在下 难垂直旋入骨组织。有时要配合使用穿颊器 3【l。常规术式
颌骨外斜嵴处表现最集中。为了消除这种应力,角部骨折常 组中有3例就是钛钉未压紧钛板造成固位不佳而二期骨愈
规的手术方式除在压力区(下颌骨下缘处)放置钛板外 ,还强 合。而颌下途径须用较大的切 口来翻瓣 ,影响面容。改进术
调必须在张力区(外斜嵴处)放置钛板作固定 J。 式把钛板安放位置向下移位,不放置在外斜嵴处 ,改放置在
本文结果显示,两种术式疗效基本相同。表明改进术式 下颌角外侧面相当于下颌管下放处,由于此处范围较大 ,便
在外斜嵴张力区不放置钛板仍然能获得骨折 的一期愈合。 于操作和对位 ,可放置较长的弧形钛板,弥补了位置上的不
可能是由于改进术式应用了颅颌绷带作固定,起到了补偿张 足。改进术式操作时需要注意的是术前一定要通过 x片确
力区固定的效果。根据 Champy研究的下颌骨数学模型,当 定下颌角内的下颌神经管位置,防止钛钉损伤下齿槽神经。
行使下颌功能运动时,升颌肌群收缩使下颌骨向上向前移 不管运用何种术式 ,两组病例中仍约有 45%(常规术式
动,降颌肌群收缩使下颌骨向下向后移动。它们互相作用能 组)和38%(改进术式组)的患者未达到一期骨愈合。这主
在下颌骨内形成屈曲力距,产生沿齿槽突分布的张力带和沿 要是受条件限制,仅使用了坚固内固定术式。如果使用加压
下颌骨下缘分布的压力带E2J。颅颌绷带以头部为支点,作用 内固定术式,就能在骨折间施加一定的轴向压力,更有利于
在颏部 ,主要产生向上向后力量 ,能部分抵消颏舌骨肌、下颌 骨折紧密接触和一期骨愈合。
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等降颌肌群的力,从而减小了沿齿槽突
[参 考 文 献]
分布的张力,有助于骨折紧密接触。同时下颌角外侧面的钛
板也有一定的抗张力作用 ,两者结合可替代外斜嵴处钛板的 [1] 张益,孙勇刚.颌骨坚固内固定[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
作用。 社 .2003:312—314.
另外,虽然外斜嵴处放置钛板可最大限度克服不 良应 [2]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 [M].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力,但由于解剖原因,实际操作起来 比较 困难。经 口内或颌 2003:192—193.
下进路方式均不理想。口内空间狭小,所见骨面形态不平 [3] 邹春平,高振然,杨阳,等: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颌面部骨折
136例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2006,26(4):313—314.
坦,不能放置较长的钛板 ,即使可放置,受颊部阻挡 ,钛钉很
(收稿 日期:2008—05—29)
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易 鸿,毛治芳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20例,静滴阿昔洛韦5mg/kg,
1次/d,联合复方甘草酸苷 80mg静滴 ,1次/d,连用 lOd;对照组20例,仅用阿昔洛韦,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后症状 、体
征、消退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治疗组 (5%)明显低于对照组(20%)。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
草酸苷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 颌面部 ;带状疱疹;阿昔洛韦;复方甘草酸苷
[中图分类号] 11781.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9872(200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