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儒家思想的流传借鉴企业文化建设.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基础教育
从孔子儒家思想的流传借鉴企业文化建设
有人类社会就有源远流长的文明,有不同群体就有不同的文明,作为以群体共同劳动为特征的企业,文化永远伴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 生,随企业的差异而存在差异。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文化 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广大员工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近年来,企业文化被积极地提倡和深入地研究,这是企业管理逐步趋向人性化的结果,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每一位员工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和
一.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符合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使其在墨家、道家、法家等各种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中脱颖而出。企业文化建设初期也是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期,既有符合企业价值观的积极因素,也有阻碍企业发展的消极成分。作为管理层应有意识地择其善者而引导之,并加以推广,使之成为主流。
二.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相传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不仅以其自身的言行影响着众多弟子,也因为弟子们的尊敬, 把思想扩大影响到更多的民众。作为企业管理者,应树立起自身的威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管理者的行为就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其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的精神会激励员工向着同样的方向努力。
三. 孔子并非统治者,他的儒家思想之所以影响到统治阶级是因为他善于利用弟子。他的弟子冉有、季路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季氏要吞并颛臾,孔子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与过”对弟子晓以大义,进而影响到统
05 级政史系历史学汉本班:张明坤 序号:2005051304
05
05 级政史系历史学汉本班:张明坤 序号:2005051304
治阶级。企业文化的传播是一个连续不断、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仅仅依靠企业最高管理者是难以实现的,这就必须充分发挥管理体系的作用,通过层层传播、层层影响,使管理的射线延伸到每一位职工。
四.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精神也是企业文化传播的主导精神。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建立,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培养和建立。教育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以教和学为主要形式的填鸭式教育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作用时效期短,且易产生厌倦的弊端。因此必须辅以其他各种途径,如日常交往,于“不经意”中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于反反复复中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于循序渐进中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溶为一体。
五.孔子教人循循善诱,重在启发。如,他在与性格各异的弟子谈论志向时并不直接灌输,而是启发弟子们畅所欲言,再对弟子们的才干和个性作出公正的评价,让弟子们在赞同之中接受自己的观点。企业文化的传播也应关注员工的个性,关注他们除工作外的行为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各种事情,真正了解他们的个性,以此进行启发、引导,以及奖励他们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让员工在愉快和满足之中,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并引以为荣。日本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由于其员工对企业本身的自豪。
六. 儒家思想的流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改革开放的今天与春秋末期已是天壤之别,但其依然具有生命力,这缘于随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企业文化建设也并非一劳永逸,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适时调整自己才能更好。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应及时把握各种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在旧有的传播途径外注意开辟新的通道,让员工在接受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及时获得新的观点。而所有这些都可归为:创建以团队协作为基本形式,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基本方法,以实现共同愿景而全力以赴为基本特点的学习型组织。
计算机基础教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