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审程序.doc

发布:2017-01-28约2.7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的 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验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符合性,为体系改进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各事业部、部门、分支机构和项目的内部审核。 职责 管理者代表 领导内部审核,批准年度审核计划,协调、仲裁审核工作中的意见分歧; 负责对审核结果进行评审,并向管理评审汇报。 企划部 负责内部审核的日常工作: 负责编制年度审核计划,编制并发布审核通知,组织审核实施,编制审核报告; 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保存内部审核记录等。 内审组组长 负责编制审核计划,,,,, 工作流程图 (详见下页) 过程表 过程 名称 责任者 过程输入 (工作依据) 工作内容 过程输出 产品/活动 需要的记录 审核 策划 企划部 体系运行状况 管理标准要求 确定审核范围、审核时间、内审员等 审核安排 审核通知 审核 通知 企划部 审核通知 将审核通知发至受审核单位 接受审核的单位得到通知 审核 准备 企划部 审核安排 编制检查表 检查表 审核 实施 企划部 检查表 审核 检查记录 审核情况汇总分析 企划部 检查记录 对审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管理体系进行符合性判定,找出主要问题和潜在不合格因素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 不符合项报告 企划部 检查记录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口头/书面报告,提出纠正措施要求 整改通知 纠正措施记录表 不符合项整改 受审核单位 不符合项报告 整改通知 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 整改通知 纠正和预防措施 受审核单位 纠正措施要求 预防措施要求 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纠正措施记录表 预防措施记录表 整改及措施验证 企划部 整改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情况 验证 验证记录 审核 报告 企划部 管理者代表 审核情况 整改及纠正措施完成情况 对审核结果进行评价 审核报告 提交管理评审 管理者代表 审核报告 将审核结果及总体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建议等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 管理评审输入 工作要点说明 审核策划 公司的内部审核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的联合审核。审核方式包括年度审核、季度检查和专项审核等三种,即: 审核类型 审核对象 内审组织单位 审核频次 年度审核 针对体系内所有的事业部、部门、分支机构和项目 企划部组织 总公司总办参与相关事业部、分支机构和项目的审核 每年进行一次,可采取滚动方式进行,最长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季度检查 在京项目 事业部和企划部 每季度末进行一次,与对项目的过程监测结合。 总部直营的外埠项目 事业部组织 企划部抽查 事业型分支机构所辖的项目 分支机构组织 企划部抽查 专项审核 针对某些体系、某些过程、某些要素 企划部 在企划部∕内审员认为必要时 每年第一季度,企划部负责协助管理者代表进行本年度审核策划,编制公司年度审核计划,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发至各事业部、部门、分支机构和项目。 审核通知 年度审核:内审组组长负责根据年度审核计划编制本次审核通知,通知中应包括审核内容、范围、时间、地点、内审员等。 季度检查:季度检查为例行工作,审核时间在年度审核计划中大致规定,不发通知。 专项审核:根据实际需要,可采取口头或书面方式通知。 安排审核任务时,应按照“内审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的原则交叉进行。 审核准备 审核前,内审员应依据手册、程序文件及有关的规章制度编制审核检查表。 审核实施 内审员应使用编制好的审核检查表,用它作为审核的助手和记录检查情况。 对审核发现的问题,内审员应及时与受审核单位沟通。 审核情况汇总分析 审核全部结束后,企划部应对审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管理体系进行符合性判定,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潜在的不符合因素,评价是否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不符合项报告 内审员在审核结束时应将所发现的问题向受审核单位的负责人作一次口头报告,并对这些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要求。 对于那些针对直接原因,采取措施即可纠正的不符合项,内审员可直接向受审核单位负责人发出口头的或书面的整改通知。 对于那些多次发生或严重不符合项,内审员应向受审核单位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发布纠正措施记录表。 对于那些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内审员应向受审核单位提出预防措施要求,发布预防措施记录表。 不符合项整改及验证 对内审员提出的不符合,受审核单位应在限期内完成整改。 内审员应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验证,验证结果记录在整改通知内。 纠正和预防措施及验证 收到纠正措施记录表/预防措施记录表的单位,应在一周内制订出纠正/预防措施计划,交内审员认可。 制订纠正/预防措施时须注意: 纠正措施应与不符合项的严重性和影响(包括环境影响)程度相适应; 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