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急性呼吸困难.ppt

发布:2017-06-06约1.04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概 述;急性呼吸困难是急诊的常见急症之一 约占内科就诊人数10%-15;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二、病因---呼吸系统;二、病因--呼吸系统:肺疾病;喉部与气管疾病;外伤、畸形;1;二、发病机制--呼吸系统疾病;二、病因-心血管系统疾病;;;二、病因--中毒性呼吸困难;;;中毒;;;三、临床表现--肺源性呼吸困难;三、临床表现---心源性呼吸困难;三、临床表现--心源性:端坐呼吸;三、临床表现--心源性:夜间阵 发性呼吸困难;三、临床表现--中毒性呼吸困难;三、临床表现--神经精神性;四、诊断和鉴别诊断;五、治疗原则;五、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简便人工气道:主要有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和喉罩,是气管内导管的临时替代方法,在病情危重不具备插管条件时应用,待病情允许后再行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气管内导管是重建呼吸道最可靠的方法 支气管扩张药物:若患者有支气管痉挛,可选用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糖皮质激素或茶碱类药物等,在急性呼吸衰竭时,主要经静脉给药;吸氧浓度的原则 1.是保证动脉氧分压迅速提高到60mmHg或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减低吸氧浓度 2.I型呼吸衰竭的主要问题为氧合功能障碍而通气功能基本正常,较高浓度(>35%)给氧以迅速缓解低氧血症而不会引起CO2潴留 3.对于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急性呼吸衰竭,多需要给低浓度吸氧;呼吸兴奋剂 使用原则:必须保持气道通畅,否则会促发呼吸肌疲劳,进而加重CO2潴留 常用药物有尼可刹米和洛贝林 适用于以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对肺炎、水中、弥漫性肺纤维化等病变引起的肺换气功能障碍为主所导致的呼吸衰竭,不宜使用 慎用:脑缺氧、水肿未纠正而出现频繁抽搐者;有创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时应用机械通气能维持必要的肺泡通气量,降低PCO2,改善肺气体交换效能,使呼吸肌得以休息,有利于恢复呼吸肌的功能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昏迷逐渐加重,呼吸不规则或出现暂停,呼吸分泌物增多,咳嗽和吞咽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时,应行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 治疗机制:减少呼吸肌做功和缓解呼吸肌疲劳,有效缓解呼吸窘迫,有助于炎性充血水肿??气道扩张,改善肺顺应性,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及通气量,提高胸内压,减少静脉回流血量,降低心室前负荷,改善冠脉循环与心肌缺血症状。 常用形式:CPAP、BiPAP 常用于:AECOPD、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哮喘急性发作等。;五、治疗--3.病因治疗;五、治疗--4.支持治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