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设计章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壳体、箱体结构设计
概述
1.2铸造壳体、箱体
1.3焊接壳体、箱体
1.4冲压壳体
1.5注塑壳体、箱体
概述
1. 壳体、箱体功能与作用
2. 壳体、箱体的结构特点与设计要求
3. 壳体、箱体的设计准则与程序
铸造壳体、箱体
1. 铸造壳体、箱体的特点
2. 铸造壳体、箱体常用材料
3. 铸造工艺流程
4. 铸造壳体、箱体结构设计
5. 铸造零件的处理与加工
焊接壳体、箱体
1. 焊接壳体、箱体的特点
2 .焊接的方法与适用场合
3. 焊接壳体、箱体的设计
冲压壳体
1. 冲压壳体的特点
2. 冲压工艺与模具
3. 冲压零件的设计
注塑壳体、箱体
1. 注塑壳体、箱体的特点
2. 注塑工艺与模具
3. 注塑壳体、箱体设计
1.壳体、箱体功能与作用
壳体与箱体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壳体:从产品构造和结构特点上的称谓具有包容内部组成部件且厚度较薄的特征,如电视机壳。
箱体:从零部件功能和结构方面的定义,具有包容、支撑等结构功能且相对封闭的特点,如汽车变速箱。
壳体、箱体的主要功能,以图1-1为例:
容纳、包容:讲产品构成的功能部件容纳于内。
定位、支撑:支撑、确定产品构成各零部件的位置。
防护、保护:防止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受环境的影响、破坏或其对使用者与操作者造成危险与侵害。
装饰、美化:工业造型设计主要关注的问题。
其他:依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目的而定。
2.壳体、箱体的结构特点与设计要求
结构特点:在满足强度、刚度等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通常采用薄壁结构。
设计要求:
定位零部件:以图1-2为例,固定的零部件与运动的零部件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便于拆、装:考虑产品的组装、拆卸和维修、维护,箱体多设计成分体结构,各部分通过螺丝、锁扣等进行组合连接。以图1-3、4为例,考虑拆卸的设计:以图1-5为例,不考虑拆卸的设计。
考虑材料及加工、生产方式:产品功能和使用目的决定外壳材料,生产成本和批量决定加工、生产方式,进而决定壳体、箱体的结构设计。
考虑装饰与造型装饰与造型的设计应结合产品的功能、构件的材料及加工、生产方式进行。
3.壳体、箱体的设计准则与程序
保证刚度、强度、稳定性及加工性的设计准则
刚度:对于承受较大载荷及作为支撑和其他零部件定位的壳体和箱体,刚度是主要设计准则。
强度:强度时考虑壳体、箱体的防护和保护性能进行设计的基本准则,分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考虑。
稳定性:受压及受压弯结构都存在失稳问题,特别是薄壁腹部还存在局部失稳问题,必须校核。
加工性:铸造、注塑构件应考虑液体的流动性、填充线和脱模,冲压件应考虑材料延展性和拉伸能力,并做相应的计算。
壳体、箱体的通常设计步骤与程序
初步确定形状、主要结构和尺寸。
常规计算。
静动态分析、模型或实物试验及优化设计。
制造工艺性和经济性分析。
详细结构设计
1.铸造壳体、箱体的特点
有较高的刚度、强度:铸造构件一般壁厚较大,适合对刚度强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外壳;也可以在铸件上制作部分其他结构部件。
造型适应性强:可制作比较复杂和变化不规则外形,以图1-6、7、8为例。
表明粗糙。尺寸精度低。
封闭性好:以图1-9为例。
工艺灵活性打、成本低。
其他:铸铁材料具有减震、抗震性能和耐磨、润滑性能。
铸造成型的主要缺点:
铸造组织的晶粒比较粗大,且内部常有缩孔、缩松、气孔、砂眼等缺陷,力学性能一般不然锻件。
铸造生产工序繁多,工艺过程较难控制,废品率较高。
工作条件较差,劳动强度比较大。
2.铸造壳体、箱体常用材料
铸铁:铸铁流动性好,体收缩和线收缩小,容易获得形状复杂的铸件,在铸造时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可提高耐磨性能。铸铁分类: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
铸造碳钢:铸钢熔点高、流动性差、收缩率大,吸震性低于铸铁,弹性规模较大。
铝合金:纯铝强度低、硬度小,因此,制造产品壳体常采用铝合金材料。常用铝合金有:铝硅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铝锌合金。
3.铸造工艺流程
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时应用最广泛的铸造方法,其生产过程如图1-10所示。
砂型的结构组成如图1-11所示。
砂型铸造有适应性强、生产简单等优点,但砂型铸造生产的铸件尺寸精度较低、表面粗糙、内在质量较差,且生产过程较复杂。
熔模铸造:熔模铸造的工艺流程如图1-12所示。
与砂型铸造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铸件精度及表面质量高。
能够铸造各种合金铸件。
生产批量不受限制。
熔模铸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
熔模铸件的重量不宜太大。
金属型铸造:用金属制成的铸造型腔,进行浇注获得铸件的铸造方法,如图1-13所示。
与砂型铸造比较,金属铸造有以下的特点:
实现了“一型多铸”。
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