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体育教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学 院 体育学院 姓 名 吴俊
湖北大学研究生院制
一、选题依据
体育舞蹈原名国际标准交谊舞,源于欧美的民间舞蹈,在欧美许多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又被称为社交舞、舞厅舞、舞会舞。由于它融音乐、舞蹈、服装、风格、
体态美于一体,是一项国际流行的、健与美紧密结合的、融体育和艺术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体育舞蹈主要可分为以健身娱乐性为主的社交舞和竞技性为主的国际标准交谊舞两大类[1]。
国际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目前也已风靡世界。由于它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各种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和造型,表现各自的情感和技艺,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一项体育运动,所以成为人们锻炼身体、建立友谊、陶冶情操的一种较好形式[2]。体育舞蹈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新兴运动项目,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它是融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以独特的思想和浓郁的身体艺术情趣,在高校体育课和学生文化中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它不仅为高校体育开辟了一个新的舞台,同时也充实和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宽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目前,体育舞蹈已成为大学生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开拓了一个新天地[3]。
体育舞蹈不仅具有一般体育运动项目的健身、锻炼和竞技的价值,又具有其它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独特艺术魅力和社会观赏价值,因此,至80年代我国引入体育舞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高等院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开展体育舞蹈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随着高校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那么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也开始丰富多样化,开设的项目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体育舞蹈是一种艺术性极高的娱乐舞蹈,它开展的广泛性、极强的娱乐性从而不断的为广大高校师生所接受[1]。
我国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以来,大学生从心理、身体素质和思想观念是否适应这门课程,并且在美学、音乐欣赏、人际交往、舞蹈感觉方面起到怎样的效果,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未来的体育学科应该是一门融体育、娱乐、发展智力与体力(身心健康)于一体的学科,而体育舞蹈课程正是最典型地体现这几方面的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上英国最先步入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以后该门课程很快普及欧洲和世界各舞蹈先进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体育舞蹈不仅在大学里作为专门教学课程,而且还从体育舞蹈课学生中选拔尖子,组成交际舞艺术团到各地表演。与国外体育舞蹈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体育舞蹈起步相对较晚,因此该课程被纳入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时间更晚,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因此,关注高校体育舞蹈开课的情况以及建立完善的国际标准交际舞教学体系,对促进学生在体育舞蹈课程中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感、音乐韵律节奏感和艺术美学等方面的素质,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早在70年代,国外的一些学者就对国际体育舞蹈进行了生理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们对人体能量代谢、能量消耗和心率变化做了测定,不管是能量代谢,能量消耗,还是运动量,都不逊色于其它运动。这足以说明国际体育舞蹈对身体的锻炼价值。国际体育舞蹈不仅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近些年来,每年的世界锦标赛、邀请赛此起彼落,热火朝天。1993年列入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95年4月2日国际奥委会在摩纳哥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接纳体育舞蹈为奥运会比赛项目。1991年我国正式批准成立中国体育舞蹈协会[2]。
体育舞蹈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措施、器材、场地以及体育舞蹈师资力量的配备和体育舞蹈意识培养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待更深入的探究,体育舞蹈属于新兴项目,是什么因素制约了我国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我们应首先从哪些方面取得新突破,这是我们函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体育舞蹈的对象大多数是青年,因此在高校开设这门课程对于推动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普及与提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987年国家教委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增设体育舞蹈课,此后又在大学公共体育课中增设体育舞蹈选修课。1987 年四川大学就开始尝试让体育舞蹈进入校园,先后聘请香港、苏联等专家前来培训,学生参加人数最多达到几千人。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最早普及体育舞蹈的学校之一。1990 年元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培训班,这也预示着体育舞蹈要在高等院校中开展起来。我国高校体育舞蹈的开展为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并成为一支主力军,北京舞蹈学院社会舞蹈系设立了国标舞专业;北京体育大学于 1994 年设立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