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同步训练)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docx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图象来表示,以下四幅图象中,能够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图像呈水平线
B、图像呈倾斜的直线且纵坐标变化均匀
C、图像呈倾斜的直线但纵坐标变化不均匀
D、图像呈曲线
2、小明在水平操场上骑自行车,若他的速度是5m/s,骑行了10秒后,他离起点的距离大约是()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
3、下列哪个现象属于看不见的运动?
A、水龙头的水滴连续不断地滴落
B、太阳从东方升起
C、树叶随风飘动
D、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4、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它是运动的
B、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它是静止的
C、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但相对于第三个物体的位置不变,说明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D、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但速度为零,说明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关于分子运动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之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
B、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的整体运动
C、物质是由大量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的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所以分子间的间隙不大
6、某种液体在一端封闭的长直玻璃管中上升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A、引力
B、斥力
C、引力和斥力
D、不存在力的作用
7、一个小球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其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小球的位移和速度分别是多少?
选项:
A.位移为12a
B.位移为at2
C.位移为at2
D.位移为12a
8、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F,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哪项物理量保持不变?
选项:
A.质量
B.动能
C.动量
D.动能和势能
9、9、
9、当物体以恒定速度绕圆形轨道运动时,其运动状态是()。
A、静止状态
B、匀速直线运动
C、变速直线运动
D、变速曲线运动10、10、10、如果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那么这种运动被称为()。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简谐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看不见的运动现象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B、一本书静止在桌子上
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D、花在阳光下绽放
2、关于伽利略的实验和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所有物体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都是以相同的速度下落
B、伽利略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重物下落比轻物更快
C、伽利略的实验表明,所有物体在真空中下落时速度与质量无关
D、伽利略的实验证明了重力和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有影响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某一过程的速度,分别反映了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
2、2、在探究“匀速直线运动”时,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通过观察________来验证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为_____m/s。
4、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叫______。
5、一个物体在1秒内通过了10米的路程,速度是______m/s。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第一题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向右运动。已知物体在第一秒内通过的距离为1米,在第二秒内通过的距离为2米,在第三秒内通过的距离为3米,以此类推。求物体在前三秒内的平均速度。
第二题
题目:
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空气的体积膨胀,让空气通过温度计弹簧的压力使其膨胀。初始时,弹簧的长度为10厘米,温度为20°C时弹簧的长度为12厘米。若弹簧在温度升至60°C时其长度为多少厘米?(假设空气的体积膨胀系数为α=0.0036/°C,弹簧的长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简化为线性)
确定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量:初温、初长、终温、终长、体积膨胀系数。
利用线性膨胀关系公式L=
将题目给定的具体数值代入上述公式中,计算出弹簧在最终温度下的长度。
完整写出计算步骤,并得出最后答案。
五、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第一题
一物体沿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5秒内通过了100米。求:
(1)物体的速度;
(2)物体在第4秒末的瞬时速度。
第二题
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路程后,突然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物体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