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工业
“十一五”发展纲要
目 录
一、前言 3
二、“十五”时期食品工业的成就 3
三、食品工业存在的问题 7
四、“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10
五、“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3
六、“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及区域布局 17
七、“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26
八、“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30
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一、前言
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十五”时期,食品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食品工业要把握好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结合食品工业自身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科学制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的《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全面提升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就业,调整经济结构,配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五”时期食品工业的成就
“十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行业发展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提前实现“十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一)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十五”时期,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双驱动下,我国食品工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05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344.8亿元,比2000年增长97.2%,年均增长19.4%;工业增加值6300.0亿元,比2000年增长87.8%,年均增长17.6%;销售收入19900.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01.3%,年均增长20.3%;利税总额3365亿元,比2000年增长91.9%,年均增长11.4%。其中,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0%。
(二)主要食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2005年,我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小麦粉3922万吨、食用植物油1612万吨、肉类总产量7743万吨(其中肉类制品850万吨)、乳制品1146万吨、啤酒3062万吨、软饮料3380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42.2%、92.6%、26.4%、530%、37.2%和126.7%。
专栏1 2000年和2005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万吨) 产 品 2000年 2005年 五年累计增长(%) 年均增长率(%) 小麦粉 2759 3922 42.2 7.3 食用植物油 837 1612 92.6 14.0 肉类总产量
其中:肉类制品 6125
407 7743
850 26.4
108.8 4.8
15.9 乳制品
其中:液体乳 208
125 1310
1146 5.3倍
8.2倍 44.5
55.8 方便主食品 250 458 83.2 12.9 罐头 178 360 102.2 15.1 软饮料 1491 3380 126.7 17.8 啤酒 2231 3062 37.2 6.5 成品糖 700 904 29.1 5.2
食品工业的产品结构趋于优化,有效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十五”期末,我国粮食加工业中特等米和标一米占大米总产量的92%以上,比200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特制二等以上精制小麦粉占面粉总产量的75%,比2000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全精炼食用植物油占食用植物油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0%提高到60%以上;精深加工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11%,比2000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液体乳产量占乳制品的产量由2000年的60%提高到91%以上;软饮料制造业打破过去一直以碳酸饮料为主的局面,形成了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饮料、茶饮料等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三)产品质量明显改善,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十五”时期,随着国家卫生部制定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