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及措施.pdf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的措施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
性。
(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
到正确执行医嘱。
(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
部位及术式错误。
(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提高用药安全.
(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二、主要措施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给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
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
(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
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
作。
3。关键流程:急诊与病房、手术室;手术(麻醉)室与病房之间
流程中患者识别措施。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程序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
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围手术期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护士在为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4。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
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患者
身份。
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手术病人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
体措施:
(1)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
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
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2)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
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
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
7。急诊、病房、手术室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
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重危病人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
出示病人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
内容包括病人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
科危重病人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病人与手术室、病房转接病人:由医务人员护送,
确保搬运安全;出示病人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
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
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病人与手术室、病
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