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士古煤气化装置设计问题探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第 1 期 总第 94 期 煤 化 工 No. 1 Tota l No. 94
2001 年 2 月 . 2001
Coa l Chem ica l Industry Feb
德士古煤气化装置设计问题探讨
王旭宾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 200241
摘 要 本文对国内德士古煤气化装置运行中暴露出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德士古 煤气化 设计问题
文章编号:(2001)中图分类号: TQ 54 文献标识码: B
大量带到后序的洗涤塔, 严重影响系统的长周期稳
引 言 定运行。针对这一现象, 笔者在日本宇部( ) 氨厂
U be
的经验启发下, 从设计上及操作上等不同角度进行
德士古煤气化工艺技术自 1993 年在国内实现
了探讨。
工业化以来, 先后有三套装置相继投入工业化运行,
事实上, 激冷室内的气液传热过程属于二相流
产品涉及合成氨与甲醇、 原料气等, 为该技术在
CO
的沸腾传热过程。根据流体沸腾传热理论, 其过程将
国内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和操作经验。
随着热流强度的增加而发生传热机理的转变, 即当
德士古煤气化工艺与传统的煤气化工艺相比,
( )
热流强度增加到某一值时 称为临界值 , 传热过程
具有环境污染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经国内几
将由高效的泡核沸腾转变为低效的膜状沸腾, 此时
套装置近几年来运行的情况看, 该工艺技术也暴露
气相中夹带大量的水膜, 随即激冷室出现带水现象。
出了一些问题, 有些是该工艺技术尚待深入和完善
笔者对鲁南化肥厂、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及渭河
的问题, 一些则是设计上的问题。本文就装置中存在 化肥厂的三套装置激冷室的工艺参数及结构尺寸进
的几个设计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以期对今后新上装 行了对比, 发现虽然各装置压力、投煤量不同, 但激
置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冷室结构尺寸却基本相同。再对各装置的实际热流
强度进行了核算, 其工艺参数与计算结果见表 1、表
1 激冷室结构与工艺水平衡问题 2, 发现各装置的热流强度相差较大。根据罗森诺
(Roh senow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