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与内存条的知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端总线(FSB)是指CPU端总线,它是CPU与外界交换数据的通道,具体说是CPU到北桥芯片组的通道。CPU先通过前端总线和北桥芯片沟通,然后再从北桥通过其它总线与电脑各部件进行数据传输。前端总线频率和外频是两个概念,前端总线频率是前端总线传输数据时的频率,外频是主板时钟电路(石英晶体谐振器)提供的基准频率。在以前的电脑中主板的总线频率、系统总线频率和外频指的都是一个参数。那时候前端总线频率和外频是相等的,所以前端总线的概念曾被淡化,但是以前就有这个概念。四倍并发技术也就是常说的INTEL的CPU的四通道前端总线技术出现后,就有了大家熟悉的前端总线频率等于外频乘四的情况,此后前端总线的概念才被强化。(AMD的CPU的情况和INTEL的有些不同,它有个叫做HT总线频率的概念,这个HT总线频率就对应于INTEL体系统中的前端总线频率。HT总线频率等于外频乘HT倍频,而且与INTEL的四通道前端总线技术不同的情况是HT倍频不是固定的值,它可以是×2、×5等选择。)。现在说的主板的总线频率、系统总线频率一般指的是前端总线频率。533MHz的前端总线频率≈133MHz×4,其中一条总线的频率,也就是外频或叫基本总线频率仍然是133MHz。现在CPU的主频(CPU的时钟频率)=外频×倍频,这和四通技术出现前是一样的。就是说现在的倍频概念和以前的倍频概念是一样的。但从技术基制上讲,比如P4 2.66G CPU的主频=133MHz外频×20倍频,这里的20是先用四倍并发技术在北桥芯片的支持下乘上4倍后得到533MHz的前端总线频率,然后再通过类似于四通道技术出现前的倍乘技术乘上一个5,是乘两次得到的。现在CPU的外频和倍频一般在BIOS中设置,或者电脑会自动设置。以前有的电脑是通过设置主板跳线来设定外频和倍频的。CPU的超频就是通过改变外频和倍频的设置实现的。超频可能带来诸如系统不稳定、开机就黑屏、甚至毁坏CPU等不良后果。而且有时CPU被锁频,还不让你超。不过也不全是这样,有时可以通过超频来很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当年的赛扬300A就是一款超频性能很好的CPU。有些人人喜欢通过查看“我的电脑”的属性来检查电脑的硬件配置,但这个是可以做假的。特别是那些个在街头兜售据说是偷来的电脑的家伙就经常通过修改这个的显示来蒙骗爱摊小便宜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外频×倍频的设置来发现某块CPU是奸商搞的打磨货(打磨就是把相对低端的CPU上面印的字打磨掉,然后再重往上面印字,来冒充相对高端的CPU。)。通过超频搞成的“某型CPU”的外频值×倍频值的设置和真正的这个型号的CPU的外频值×倍频值的设置可能不一样。对于一些老旧电脑可以在了解相应主板的各组外频、倍频的跳线设置定义的情况下进行CPU型号的鉴别。查看现在的电脑的外频和倍频值很容易,只要进入BIOS设置程序看就行了。但某些电脑的主板或CPU不支持你修改默认设置,在这些电脑的BIOS设置中可能不会显示外频×倍频的设置状态。不过通常这些电脑自检时会在CPU主频值后面的括中显示出外频×倍频的设置的情况。比如装P4 1.8G CPU的电脑是(100×18)、P4 2.66G的是(133×200)。除了看外频×倍频的设置,有时还可以通过看开机自检时显示的CPU主频值来鉴别CPU是不是打磨货。现在的电脑自检速度太快,你可能看不清自检信息,那就通过按键盘上的Pause(暂停键)来定住显示的信息。如果自检的显示被屏蔽了,显示自检信息的办法是:在开机后显示主板自带的画有主板型号和写有诸如“Press TAB to show POST screen”等提示的画面时按TAB键显示自检信息。(不同的机子的这个画面中的图形和提示可能不一样,要根据实际情况按键。)。冒充成的某型号的CPU自检时显示的主频值可能和真正的某型号的CPU以额定主频工作时的自检显示值有小差异。虽然在电脑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常使用一些近似值(关于使用近似值的情况后面我会具体说),但是一个型号的CPU不超降频,以标准状态工作时其自检时显示的主频的值是固定的。如果买电脑时就发觉这个值和正式的值不一样,那怕是有小的差异就说明很可能是商家在骗人。例如:P2 233MHz CPU的额定主频=66MHz外频×3.5倍频,将此CPU的设置改成75MHz外频×3.5倍频,超成“P2 266 型” CPU后电脑自检显示主频是262MHz,而真正的P2 266 CPU的外频×倍频的标准设置不是这样的,再有额定状态下P2 266自检时显示的主频是266MHz。当然识别打磨CPU的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CPU外观,看下表面的字迹是不是不够清晰,字体和字的大小和正货有没有差别,是不是没有原厂印刷的精致。但是会者不难,不会做就难。那些个能人能很清松地识别出打磨货,但是知道理论的你实践起来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