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制冷原理复习内容(热能与动力工程).doc

发布:2017-04-23约2.3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1-2 气体制冷 1. 节流过程热力特性 2. 微分节流效应定义及定义式 数学表达式 含义 3. 用T-S图表示积分节流效应 4. 转化温度及其压力函数关系曲线____转化曲线 5. 微分等熵效应定义,定义式,数学表达式. 6. 用T-S图表示 7. 与公式推导和比较 1-4 热电制冷 1. 何谓P型及N型半导体,他们导电原理 2. 空穴,电子流动方向 3. 空穴,电子流过结点时能量转化 4. 半导体制冷电偶中,冷热端与电源极性,空穴,电子流动方向关系. 第二章 制冷剂代号书写规定 主要性能比较 1), . . 关系 2). 溶水性,冰塞 3). 溶油性 4). 临界温度要求 3.载冷剂间接冷却系统,盐水温度,蒸发温度,盐水冰点之间温差关系 第三章 1. 组成逆向卡诺循环的四过程 2 何谓外部不可逆及内部不可逆. 3. 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 4. 斯托多拉原理 5. 热力完善度 与制冷系数区别 3-2 1. 单级蒸汽压缩理论循环T-S图,,面积表示 2. 何谓回热循环,哪类制冷剂采用回热循环 3-3 1. 何谓输气系数,实际压缩功与理论压缩功关系 2. 制冷机工况包括哪四个温度 3. 制冷机轴功率Ne , 制冷量Q0与冷凝温度tk,蒸发温度t 0关系 第四章 4-1 采用两级循环的原因 4-2 1,中间完全冷却与不完全冷却循环的原理图及相应的p-h, T-S图 2,由三种中冷连接,判别三种两级压缩类型 4-3 1,计算基本公式:Qd=Gd *q0 Gg=K*Gd 2, 根据中冷热平衡列出两种循环 Gg=K*Gd公式或Gg数值计算 3,根据低排与中冷气体混合冷却,推出不完全冷却循环高压机吸气焓值计算公式 1, t0, tk ,对影响 1。采用复叠式制冷循环原因 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高温与低温循环采用何种制冷剂 第五章 1. 吸收式与压缩式有何异同之处 2.工质对及工质对冷剂,吸收剂判断 3.由循环,判断过程 第六章 6-2. 冷凝器 1. 冷剂在冷凝器中放热量由哪几部分组成? 2. 按冷却介质分,冷凝器有几类? 3. 卧式冷凝器结构示意图及管接头 4. 何为卧式冷凝器水流程 5. 卧式冷凝器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6. 如何强化氟用卧式冷凝器传热过程 7. 立式冷凝器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6-3 蒸发器 1. 按被冷却物质特性蒸发器分为哪三类 2. 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特点:制冷剂蒸发,载冷剂流动,适用工质 优缺点比较 3. 冷库用落地式冷风机有哪几种? 6-4 1. 中冷器作用 2. 氨用中冷器结构简图及管接头(氨用) 3. 氟用回热器作用 4.冷却水塔冷幅高,气水比 冷幅高:冷却水、出水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之差,它表示冷却后水温与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水温之差. 气水比=湿空气流量/水流量=Vρ空/ Gs 第七章,了解制冷设备中介质换热过程 7-1 各换热器中冷剂,介质所处位置,及他们属那种换热形式 二. 介质流速 管内流速 1)淡水: 1.5~2.0m/s 卧式冷凝器 2)盐水: 1.0~1.5 m/s 满液蒸发器 1. 水及盐水 管外流速 均为0.7 m/s 2. 空气 风冷冷凝器. 5~7 m/s 冷风机 1),光管 6~12 m/s 湿冷却 6 m/s 2),翅片 3~8 m/s 结露5 m/s 结霜4 m/s 三. 结构参数 1. 管子排列形式 s/d0≥1.25 相临两孔边缘距离4mm 7-3卧式冷凝器设计 = 干式蒸发器设计: 1. 制冷剂流量 G0 =Q0/q0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