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疾病学》word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生动物疾病学(非寄生性鱼病)
一、藻类:
1、青泥苔:
是鱼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主要是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13060152_95563.shtml \t _blank 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属的一些种类。
1)生长:鱼池浅水的地方,春季随着水温上升,而生长在水中衰老的丝体断裂,浮在水面,??形成一团团的乱丝。
2) 危害:
a.主要危害鱼苗和夏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13051718_91346.shtml \t _blank 花鱼种,鱼苗,鱼种游入青泥苔,被乱丝缠丝缠住游不出去而造成死亡
b.它可消耗水中的养料,使得池水变瘦,从而不能繁殖浮游生物而影响鱼的生长
3) 防治方法:
a.生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13060102_95486.shtml \t _blank 石灰清塘
b.已放养的鱼池出现青泥苔,用硫酸铜全池泼洒,池水称为0.7ppm
2、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 Lagerheim)
是一种绿藻,藻体是由许多长圆筒形细胞连结成网状,鱼苗游入“网状”的藻中,而不能出来而引起死亡.危害性青泥苔
防治方法同青泥苔
二、桡足类:
桡足类是浮游动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鱼类的良好食料。除了营寄生生活的桡足类外,有些种类伤害鱼卵和初出膜的幼鱼苗,影响鱼卵的孵化率和鱼苗的成活率,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剑水蚤(Clops),镖水蚤(Diaptoas)。第五天以后,对鱼苗已经没有危害作用,反而可把它们做为食料。
防治方法:
1)? 90%晶体敌百虫,0.5g/m3
2)? 6%的可湿性“六六六”粉化水后遍洒,使得水呈1~2ppm。
3)? 孵化用水,用铜沙网,尼龙纱网,砂石滤墙过滤,不让桡足类随着水流进入孵化器。
4)? 待鱼苗孵化5天后再放入“发塘”。
三、凶猛鱼类
池塘中常常有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存在,这些凶猛鱼类以鱼苗,幼鱼为食。
1、鳡鱼:它是捕食其他鱼类为生,能吞食比它本身大的鱼类,14mm长的鳡鱼苗就能捕食其他鱼类的鱼苗。
2、鳜鱼:主要捕食小鱼和虾。
3、乌鳢:1斤重的乌鳢能吞食2~3两重的草鱼、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13051228_90857.shtml \t _blank 鲫鱼、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13051234_90867.shtml \t _blank 鲤鱼,并能食小虾,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13051240_90880.shtml \t _blank 蝌蚪,昆虫等动物。
4、鲶鱼:头部有两队触须,白天多栖息再水草丛生的底层,夜间捕食小型鱼类,虾,水生昆虫。
5、黄颡鱼:底栖鱼类,以水生昆虫,小虾,鱼苗为食物。
害鱼清除方法:
1)? 鱼池放养前用药物彻底清塘。
2)? 鱼种放养前,及时清除野鱼。
四、爬行类:
1)??? 鳖:危害幼鱼,常以幼鱼,虾,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13050513_90211.shtml \t _blank 螺蛳为食物。
2)????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13051840_91430.shtml \t _blank 水蛇:它以捕食鱼类,两栖类为食物。
捕杀:鱼钩上系上杂鱼,分布在池塘周围,水蛇吃了诱饵,被钩钩住,可消灭一部分水蛇。
五、昆虫:
水 HYPERLINK /pharm/2010/20101030163929_335623.shtml \t _blank 蜈蚣,捕食鱼苗。用大颚夹柱鱼苗,吸食其体液,一只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13051834_91419.shtml \t _blank 水蜈蚣一夜能夹住16尾鱼苗。
防治方法:
1)? 生石灰清塘
2)? 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得水成0.45~0.5ppm,水温20~26℃,24~36小时可杀灭水蜈蚣。
生物引起的中毒
一、蓝藻引起的中毒:常见书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13060132_95530.shtml \t _blank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reuginosa),蓝绿色
水花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淡黄绿色
夏天,天气炎热时候,池下风常漂游着一层翠绿色的水花,蓝藻外包一层胶质膜,鱼吃食后不容易消化,藻类喜欢在温度较高,碱性较重的水中(28~32℃,pH=8~9.5)。
——致病作用:
大量的蓝藻在晚间消耗大量的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07122009_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