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机械).doc

发布:2017-08-25约1.45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变。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 一. 名词解释 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的晶格间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2.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Tn与理论结晶温度下Tm的差值称为过冷度 3.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不改变其晶格类型的结晶过程。 4.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 5.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由于其晶格的形状和晶格内分子间距的不同,使晶体在宏观上表现出在不同方向上各种属性的不同。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通常是在蜡模表面涂上数层耐火材料,待其硬化干燥后,将其中的蜡模熔去而制成型壳,再经过焙烧,然后进行浇注,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由于获得的铸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故又称熔模精密铸造锻造前的原材料(或预制坯料)的截面积与锻造后的成品截面积的比叫锻造比。拉深系数是本工序圆筒形拉深件直径与前工序拉深件直径的比值。对于第一道拉深,拉深系数是拉深件直径与展开直径的比值。10. 晶界是金属晶体的常见缺陷. ( √ ) 11. 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固溶体相. ( ╳ ) 改正: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金属化合物相。 12.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位错的滑移进行. ( √ ) 13. 金属在进行热加工时,不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 ( ╳ ) 14. 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的好 . ( ╳ ) 15. 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完全退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 ╳ ) 改正: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正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16. 对低碳低合金钢进行正火处理可提高其硬度. ( √ ) 17. 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小于Vk. ( ╳ ) 改正: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大于Vk。 18. 高锰钢在各种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 √ ) 19. 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但韧性变差. ( ╳ ) 改正:一般地说,在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和韧性越高。 20. 所谓临界冷却速度就是指钢能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 √ ) 21. 钢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下贝氏体组织. ( ╳ ) 改正:钢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淬火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 22. 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强度. ( ╳ ) 改正: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耐蚀性。 23. 弹簧钢的最终热处理应是淬火+低温回火. ( ╳ ) 改正:弹簧钢的最终热处理应是淬火+中温回火。 24. 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越小,其强度越高,其塑性越差. ( ╳ ) 改正: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越小,其强度越高,其塑性越好。 25. 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k越大,则其淬透性越好. ( ╳ ) 改正: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k越低,则其淬透性越好。 26. 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一般均为不完全淬火. ( √ ) 27. 工件经渗碳处理后,随后应进行淬火及低温回火. ( √ ) 28. 金属是多晶体,因而绝对不可能产生各向异性. ( ╳ ) 29. 凡能使钢的C曲线右移的合金元素均能增加钢的淬透性. ( √ ) 30.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与该钢的淬透性没有关系. ( √ ) 31. 金属凝固时,过冷度越大,晶体长大速度越大,因而其晶粒粗大. ( ╳ ) 改正:金属凝固时,过冷度越大,晶体长大速度越大,因而其晶粒细化 32. 钢的淬透性与其实际冷却速度无关. ( ╳ ) 33. 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一般为不完全淬火. ( ╳ ) 34. 碳钢淬火后回火时一般不会出现高温回火脆性. ( √ ) 35. 工件经氮化处理后不能再进行淬火. ( √ ) 36. 对灰铸铁不能进行强化热处理. ( √ ) 37. 过共析钢经正常淬火后,马氏体的含碳量小于钢的含碳量. ( √ ) 38. 凡能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增大的合金元素均能减小钢的淬透性. ( √ ) 39. 高速钢淬火后经回火可进一步提高其硬度. ( √ ) 40. 马氏体的强度和硬度总是大于珠光体的. ( ╳ ) 改正:马氏体的硬度是大于珠光体的,而强度比珠光体的差 41. 纯铁在室温下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 ( ╳ ) 改正:纯铁在室温下的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晶格。 42.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淬火时的冷却速度. ( ╳ ) 改正: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其含碳量。 43. 等温淬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下贝氏体组织. ( √ ) 44. 对普通低合金钢件进行淬火强化效果不显著. ( ╳ ) 45. 高锰钢的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 ╳ ) 改正:高锰钢的性能特点是良好的韧性和耐磨性。 46. 马氏体是碳溶入γ-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 ( ╳ ) 改正:马氏体是碳溶入α-Fe中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 47. 间隙固溶体的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