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复试真题、考研大纲,复试真题,考研参考书,考研经验,真题解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国百所名校定向保录】 【才思教育由命题组领专业化辅导】
北大考研详解与指导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宪政
在狭义上就是有限政府通过宪法的存在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政府机关和政治过
程受到宪法规章的有效约束,就存在宪政。在宽泛意义上,宪政指的是一系列的政治价值和期望,反映着
人们希望通过建立制约政府权力的内外机制来保护自由的愿望。
2.民主化
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民主化的进程需要一方面不断地改革作为公共权威的国家权力,另一方面必须不断的建设作为私域的自立
自主的公民社会。
3.公共政策
意在从规范意义上探讨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制衡,通过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原理及模型分析对
国家、地方和团体层面的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进行研究,为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提供咨询。
4.消极自由
伯林将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的意思是不受干涉,即没有外部的强制力施加于个人。
这样,个人就能按照他或她自己的意愿随意行动,只要他不妨碍和干涉其他人的自由。如选择自由,公民
自由和个人隐私等。
5.多元主义
可以宽泛的定义为多样性和多重性的信仰和赞许,它暗示多样性本身就是健康的和值得向往的,这通
常因为它能捍卫个人自由,并促进论战、辩论和理解。权力应该被广泛与均匀地分布于社会,而不应该被
集中到某位精英或某个统治阶级的手里。
(二)简答
1.运用政党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的 “转型”
考研状元解析:
执政六十年来, 中国共产党不仅实现了由革命党的地位向执政党的地位的转变,而且在理念、结构和功
能方面逐渐实现由革命党角色向执政党角色的转变,即党的意识形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渐实现从
神圣性向世俗性,从斗争性到包容性,从封闭性到开放性的转变,合法性加强;党与国家、社会的权力结构
更多资料下 1
【全国百所名校定向保录】 【才思教育由命题组领专业化辅导】
逐渐实现从高度集权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变;党
对社会的功能由逐渐由冲突的力量向整合的工具转变。
2. “公民社会”概念成为近些年的学术热点,试述其学术价值意义
考研状元解析:
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 (Civil Society)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
它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经济的一部分。换而言之,它是处于 “公”与 “私”之间的
一个领域。通常,它包括了那些为了社会的特定需要,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行动的组织,诸如指慈善团体、
非政府组织 (NGO)、社区组织、专业协会、工会等等。
(1)对建设宪政的意义
(2)正确认识私人利益,合理合法的保护私人利益
(3)对自由、平等、正义等价值的正确理解及推广
(4)扩大政治参与,促进政府的转型,公共治理
3.论述阶级分析方法与阶层分析方法的区别和比较
考研状元解析:
阶级学说, 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马
克思、恩格斯在划分阶级上的显著特点, 是把阶级同所有制关系联系起来, 从生产过程来寻找阶级划分根
据和标准。把阶级看做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经济关系的社会承担者。阶级力量之间围绕着统治地位形成
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政治基本格局和内容。政治分析就是要运用阶级学说说明政治现
象,要把政治冲突归结于由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现有各阶级以及各阶级集团间的利益冲突。而阶层分析主要
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社会结构越加复杂,分化日益加剧的今天,针对的对象是多样的社会群体,研究
他们的行为、心理等。
比较:
(1)范畴的差异性和包容性。政治学与社会学的不同概念。但又是相通的,主体的同一性,阶级阶层
指的都是社会团体,通过人们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其次,对象的同一性,
都是基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引发的社会群体分化、分层。再次,理论范畴的包含性和差异性,
社会群体是大概念,既包括阶级也包括阶级视野之外,不与阶级相统属的社会阶层。
(2)划分依据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划分阶层的标准是多角度多样性的。如所有制、财产或收入,职业
或行业、地位或权力及文化技术水平等;而阶级是大的集团,占有生产资料的情况不同而分。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