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七上4-6单元期末高分重难点精选试题参考答案详解版.pdf

发布:2025-03-16约2.11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七上4-6单元期末高分重难

点精选试题参考答案详解版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详解】理解型默写题一般都在题干中给出明确要求,这种题目是对平时阅读背

诵能力的巧妙检测。理解型默写题比直接型默写题难度要稍大一些,但答案一般

具有唯一性。学生不仅要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要在

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作答。通常情况下,只要熟悉原文,理解

“”

其含意和作用,就不难写出对应的内容。注意俭、淡泊、致、淫、励、躁的书

写。

2.目似瞑意暇甚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文言文的内

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文言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

“”

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瞑、暇、止、仍、从、至、隧等字容易

写错。

3.每天竭尽自己的心力胳膊明确、坚定意志

41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25/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静以修身,

/6

俭以养德。.两文都说到了学习和品德修养两方面内容。

不同点:甲文强调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反省来提高自身修养;乙文强调通过静和

俭以及明确志向、避免放纵懈怠和轻薄浮躁来提高自身修养。

【导语】《甲》与《乙》两段文字分别出自《论语》和诸葛亮《诫子书》,探讨人

生修养和处世态度。《甲》展示孔子及弟子们的为人原则,强调学习、交友、知

足和坚定志向。《乙》则从静修和简朴入手,强调心境的宁静与志向坚定对个人

成长的重要性。两者皆倡导通过内在精神修持以达成人生目标,但《甲》更侧重

社交与处境的乐趣,《乙》注重内心的淡泊宁静与学问积累。

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

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第1页共15页

1

()句意: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日:每天。

2

()句意: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3

()句意:弯着胳膊做枕头。肱:胳膊。

4

()句意: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5

()句意: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意:意志。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

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

()三军:指军队;夺:改变;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2

()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

5.本题考查断句。

句意: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

两句中的以均是连词,表目的,修身养德分别是静俭的目的;

//

故断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相同点: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