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员的训练.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足球運動員的訓練
金明央 高苑科技大學
劉堂安 崑山科技大學
摘 要
儘管足球是當今世上最流行的運動,台灣足球運動水平似乎還停留在它的起始階段。吾
人有必要努力致力於科學研究,以提升足球水準。本文的主要目的,即是在提供足球運動員
生理學方面的最新訊息,並提出能有效增進足球臨場比賽的肌力及耐力的訓練實例。
生理學的研究,將個人最大氧攝取量的訓練,列為足球比賽耐力訓練的首要目標。然而,
如要有效增進最大氧攝取量,必需將訓練內容設計成有效地提升每跳輸出量(stroke volume) 。
在一項相當於 90~95% HRmax訓練強度的間歇訓練,持續 3 至 8 分鐘,穿插以約 70% HRmax
的動態恢復 (active recovery)大約 2 至 3 分鐘,對於增加每跳輸出量及最大氧攝取量有絶佳的
訓練效果。此外,足球運動員最大氧攝取量大於 60ml/kg/min ,每週需要接受一次間歇訓練,
才能維持他們的耗氧能力。然而,如果他們的最大氧攝取量大於70ml/kg/min ,則每週需要有
兩次的訓練才得以達到維持的目的。
有兩種不同的機轉 (mechanism)對肌力的發展是具有影響的,即肌肉肥大(muscular
hypertrophy)及神經適應 (neural adaptation) 。肌肉肥大的訓練,包括大量高阻力低速度的動作,
用以促進肌肉肥大的效果。這類運動,一般採用 8 至 12 RM為一組負荷量,在執行這類動作
時,採由慢而快,尤其作離心收縮型態時,則特別強調減慢速度。訓練的目標是使訓練肌群
達到力竭的目的。相反的,要訓練能動員較多的運動單位,以期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訓練
時必需承受高負荷,以保證肌 肉是在最大的隨意收縮狀態。採用低反覆次數 (3~7 次的動作,)
而其負荷阻力由次大至最大量( 85~100% 1RM) ,並採用爆發性動作進行,此方法會提高對神
經肌的適應。此外,增加肌肉力量對提升跑步經濟性,有明顯的助益。
關鍵字:足球運動員、最大氧攝取量、肌肉肥大、神經適應
壹、前言
如果要對當今關於不同型態的訓練,各種訓練的效果,乃 至於各項訓練計畫的細節等相
關文獻徹底地研讀,恐怕超出本文的範圍。要找這些題目的材料,別的地方就有 (Hoff
Helgerud, 2004; Shephad, 1999) 。本文將在耐力訓練部份,歸納當代研究者,在影響最大氧攝
取量的決定因素,譬如;每跳輸出量、訓練強度、間歇訓練的方法、提升無氧閾值的方法及
足球運動的特殊訓練法等方面加以討論。在肌力訓練部份,本文先提出現行肌力訓練糢式的
二種機轉,敘述其理論背景,並引入最近應用於足球運動員在肌肉肥大及神經適應兩方面所
普遍採行的方法。本文將提出一些肌力及耐力訓練的有效實例,而不特別強調先前文獻。
1
貳、耐力訓練
長久以來,人們已經知道,經過嚴格訓練者,其個人最大氧攝取量受限於個人的心輸出
量 (cardiac output) (Wanger, 2000) 。此外,對於經良好訓練的運動員而言,他們個人的每跳輸
出量(storke volume)不會出現高原期的理由則至今仍未明 (Wiebe, Gledhill, Jamnik, 1999;
Zhou, Conlee, Jensen, 2000) 。而先前對未經訓練者的研究,亦有相同的報告 (Astrand, Rodahl,
Dahl, 2003) 。因為,心輸出量,是由最大心跳率所構成的,它是與生俱來且不能改變的。
‧
而耐力訓練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增進VO max ,則訓練的重點應該在增進每跳輸出量。在一個
2
显示全部